[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1677.1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余红波;刘辉;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 马达 新型 缓冲 稳压 | ||
1.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第一油路(A)、回油油路(B)、第二油路(C)、制动解除油路(D)、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第一油路(A)、回油油路(B)、第二油路(C)和制动解除油路(D)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其中第二油路(C)和制动解除油路(D)从阀体(1)左端露出,第一油路(A)贯通阀体(1)的左右两侧,回油油路(B)从阀体(1)右端露出,第二油路(C)从左至右共有五段圆柱腔,分别为第一圆柱腔(C1)、第二圆柱腔(C2)、第三圆柱腔(C3)、第四圆柱腔(C4)和第五圆柱腔(C5),第一圆柱腔(C1)和第三圆柱腔(C3)直径相等,第二圆柱腔(C2)和第四圆柱腔(C4)直径相等且在五段圆柱腔中直径最大,第五圆柱腔(C5)在五段圆柱腔中直径最小;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其中第三油路(E)从阀体(1)上端露出,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从阀体(1)下端露出,且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的露出口分别设有第一封油螺堵(10)、第二封油螺堵(8)和第三封油螺堵(9),第一油路(A)通过第一阀芯(4)和第三油路(E)接通,第一阀芯(4)左侧设有限位阀套(3)和密封圈(2),第一阀芯(4)和限位阀套(3)间设有第一弹簧(5),第三油路(E)的下端与第二油路(C)的第二圆柱腔(C2)接通,第四油路(F)分别接通制动解除油路(D)和第二油路(C)的第四圆柱腔(C4),第五油路(G)分别接通回油路(B)和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第二油路(C)内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包括阀芯本体,阀芯本体的侧面具有一段第一圆柱面(72)和一段第二圆柱面(73),第一圆柱面(72)是阀芯本体侧面上直径最大的部分,第二圆柱面(73)是阀芯本体侧面上直径第二大的部分,第一圆柱面(72)可与第二油路(C)的第三圆柱腔(C3)配合以接通或阻隔第三油路(E)和第四油路(F),第二圆柱面(73)设于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内,第二圆柱面(73)与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阀芯(7)左侧设有第二弹簧(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阀芯(4)上具有与第一油路(A)配合的第四圆柱面(41)以及与限位阀套(3)配合的第五圆柱面(42),第四圆柱面(41)和第五圆柱面(42)上均设有节流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圆柱面(71)上设有均压平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本体的侧面还具有一段第三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第一圆柱面的直径相等,第三圆柱面和第二油路的第一圆柱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6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