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0953.2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牧野裕一;木高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2 | 分类号: | G03G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12月18日、申请号为200910259422.X、发明名称为“充电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具有这些机器的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机等图像形成设备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设备中,传统地通过包括充电、曝光、显影和转印步骤的电子照相处理来形成图像。在这些步骤中的充电步骤中,感光构件通过靠近感光构件设置的电晕充电器(corona charger)被均匀地充电到预定极性的电位。在使用电晕充电器的充电步骤中,利用电晕放电,产生如臭氧(O3)或者氧化氮(NOx)等放电生成物。当该放电生成物附着在感光构件上并且吸收湿气时,使得附着放电生成物的开口的表面阻抗下降,从而不能根据图像信息忠实地再现静电潜像,产生所谓的“图像缺失(流失)”(image deletion)现象。
日本特开(JP-A)2007-072212号公报公开了通过为电晕充电器设置遮蔽件(shutter)以遮蔽电晕充电器的开口来在非图像形成期间防止放电生成物附着在感光构件上。具体地,JP-A2007-072212提出了遮蔽件沿充电遮蔽件的长度方向做开闭移动的方案。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图13所示,在试图使电晕充电器200比传统图像形成设备接近感光构件100的情况下,获得以下发现。顺便提及,附图标记200a表示栅电极(grid electrode)。
也就是,在电晕充电器200接近感光构件100设置的情况下,遮蔽件被构造成在电晕充电器200与感光构件100之间移动开闭。因此,已经发现,优选地可以采用如片状构件的遮蔽件,以便即使在遮蔽件与感光构件100接触时也不会劣化感光构件100。
然而,在电晕充电器200与感光构件100之间的遮蔽件通过的空间具有与感光构件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曲率形状(图13),从而存在遮蔽件通过其开闭移动与感光构件或者电晕充电器形成滑动关系的可能性。
也就是,如同JP-A 2007-072212一样,在遮蔽件在其宽度方向具有直线且平展形状的情况下,遮蔽件形状不与电晕充电器和感光构件之间的空间的曲率形状相对应,从而使得遮蔽件与感光构件或者电晕充电器(护罩或者栅电极)形成滑动关系。
因此,当遮蔽件与电晕充电器形成滑动关系时,遮蔽件被电晕充电器卡住,从而不能适当地实现遮蔽件的开闭移动。
而且,当遮蔽件在其每次开闭移动都与感光构件形成滑动关系时,则不能忽视感光构件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即使当电晕充电器接近感光构件设置时,该充电装置也能够适当地实现片状构件的开闭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
电晕充电器,该电晕充电器设置有与感光构件相对的开口,该电晕充电器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充电;
片状构件,该片状构件被设置成能够遮蔽所述开口;
可移动装置,该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片状构件;以及
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所述片状构件的形状,使得所述片状构件的在所述感光构件的周向上的中央部朝向所述电晕充电器突出或凸起。
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
电晕充电器,该电晕充电器设置有与感光构件相对的开口,该电晕充电器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充电;
片状构件,该片状构件被设置成能够遮蔽所述开口;
可移动装置,该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片状构件;以及
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用于限制所述片状构件的形状,以使所述片状构件的形状与所述感光构件的圆周面对应。
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
电晕充电器,该电晕充电器设置有与感光构件相对的开口,该电晕充电器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充电;
片状构件,该片状构件被设置成能够遮蔽所述开口;
可移动装置,该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片状构件;
其中,所述片状构件被弯曲,使得所述片状构件的在所述感光构件的周向上的中央部朝向所述电晕充电器突出。
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
电晕充电器,该电晕充电器设置有与感光构件相对的开口,该电晕充电器用于对所述感光构件进行充电;
片状构件,该片状构件被设置成能够遮蔽所述开口;
可移动装置,该可移动装置用于移动所述片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TFE复合板复合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切割式裁纸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