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0608.9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惠君 |
主分类号: | D05B19/10 | 分类号: | D05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模板 自动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板缝纫机的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模板缝纫机是一种缝纫效率极高、线迹路径精确度极好的缝纫机。它是把缝料放入一个预制好缝合路径的模板中,各个模板对应的缝合路径也预先存贮在控制系统中,工作时,控制系统只要识别出相应的模板编号,模板缝纫机就可以按预先设好的缝合路径快速精确的自动进行缝合,而无需人工时时进行干预。
现有的模板自动识别装置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模板上贴一个条形码,在缝纫机上设置一个条形码扫描器。这种模板自动识别装置使用方便,缺点是条形码扫描器价格很高。
第二种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感应金属片产生编码信号,具体做法是,在缝纫机台板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把金属片按预定的编码粘贴在模板上,并位于传感器相应的位置,根据传感器得到的编码信号就可以知道具体模板编号。它的不足之处:
(1)需要在模板上粘贴金属片,可能有金属片脱落而导致错误编码的风险;
(2)编码的数量少,需要的传感器数量比较多,编码数量算式等于二为底数,传感器数量为次方数,比如,使用5个传感器,就是2的5次方一共是32个编码,很难满足现在大型工厂的使用要求;
(3)模板是一种消耗型的工装,现在市场上的模板一般地寿命只有3000次缝合的水平,也就是3——5天的使用寿命,在模板上面相应位置粘贴金属片增加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模板自动识别装置还存在上述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装置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用最少的传感器可以识别数量众多的模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它包括缝纫机机头、反射式传感器、模板和缝纫机台板;所述反射式传感器设置在缝纫机机头上,所述模板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并可以平移,模板上设有多组信号孔,反射式传感器可以识别出模板上各组信号孔的有无状态,设有信号孔为1,无信号孔为0,并设置感应到的多组信号孔的信号按先后组合成一个编码,在控制系统中预设了编码与模板的对应关系,根据编码的不同就可以自动识别出具体的模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传感器设置在缝纫机机头上,可以识别出模板上各组信号孔的有无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并可以平移,模板上设有一组或多组信号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传感器感应到的多组信号孔的信号可以按先后组合成一个编码,在控制系统中预设了编码与模板的对应关系,根据编码的不同就可以自动识别出具体的模板。,
本发明的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原理是利用反射式传感器发射口发射光源照射到物体上,如果光源从物体上反射回传感器接受口,可以使传感器改变驱动输出电路,输出信号。设置有改变输出为1,没有改变输出为0。
设置一组反射式传感器在缝纫机机头上,模板上设有一组或多组信号孔,并且模板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上可以平移;缝纫机台板设置为光亮金属平板,可以对反射式传感器的发射光进行反射,模板材料设置为塑料,不能对反射式传感器的发射光进行反射;当模板在缝纫机台板上平移到一组信号孔正对着反射式传感器时,对应模板上开有信号孔的传感器输出为1,否则为0,这样输出信号可以组合为一个编码。
当模板继续平移到第二组信号孔正对着反射式传感器时,又可以产生一个编码。以此类推,各组编码可以按先后顺序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形成最终的模板编码,在控制系统中预设了模板编码与模板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用最少的传感器可以识别数量众多的模板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射式模板自动识别装置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惠君,未经郭惠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炎脱敏药膏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筒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