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环形标识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0294.2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东;张国志;蔡伟;尚廷东;张海霞;贾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郑州东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环形 标识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达到快速、快干的线缆环形标识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标识线缆所采用的设备通常是线号印字机,又称线号打印机,简称线号机、打号机,该机主要采用热转印打印技术。
喷码机理念最早于1867年,由英国物理学家LordKelvin第一次申请成专利,直到1951年,第一次作为商业化应用的工业设备由德国Siemens公司发明。20世纪90年代之前只有美、法、英、日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这种喷码机。自90年代末,国产喷码机最早由航天部下属研究所发明以来,结束了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同仁的奋力追赶之下,国产喷码机在性能、稳定性的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目前有多家产品已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然而针对装配式架线项目中,架线过程一旦开始,导线将会快速的运行,此时对导线作标识是非常困难的动作,所以在对导线做标识时,要求反应速度和标识速度极快,并能够快速晾干,无论是传统的线号打印机亦或是喷墨机都是无法实现这些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环形标识喷涂装置,能够对线缆进行环形均匀地喷射,并能够在线缆标识过程中做到标识准确、快速、油墨快速干燥、喷墨边界整齐等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缆环形标识喷涂装置,包括线缆固定座,线缆固定座中心设有线缆孔,线缆固定座由上夹线体和下夹线体拼合连接,线缆固定座沿圆周方向均布至少设有三个油墨喷嘴,油墨喷嘴的前端设有整流器,油墨喷嘴后端通过快速电磁阀连接油墨阀块,油墨阀块通过螺栓固定于线缆固定座,油墨阀块通过高压油泵总成连接油墨储罐,各部件之间通过输送胶管连接。
所述的整流器包括一次整流体和二次整流体,一次整流体和二次整流体之间形成溅射腔及缝隙喷口,溅射腔由一次整流体的整流面和二次整流体的整流面围成,且两整流面下端形成缝隙喷口,一次整流体的整流面设置在油墨喷嘴下方对应位置且与喷射方向形成夹角,呈倾斜状,二次整流体的整流面与线缆方向垂直。
所述的高压油泵总成包括电机,电机为高压泵提供动力,高压泵的输入口连接油墨储罐的输出口,高压泵的输出口连接蓄能器的输入口,蓄能器的输出口连接油墨阀块的输入口,高压泵还连接有压力表。
所述的油墨阀块上设有六个输出口和一个压力传感器,对应连接六个快速电磁阀、六个快速电磁阀连接六个油墨喷嘴,六个油墨喷嘴通过六个整流器环形均布于线缆固定座圆周方向。
所述的上夹线体和下夹线体通过销轴拼合固定,拼合而成的线缆固定座纵截面成六边形结构,每条边对应的侧面上设有一个整流器和油墨喷嘴。
所述的油墨喷嘴通过螺栓连接线缆固定座,油墨喷嘴采用高压旋流喷嘴,油墨喷嘴的侧壁上设有刻度。
所述的输送胶管采用高压耐丁酮胶管。
本发明利用高压油泵总成,将油墨储罐中的油墨输送到油墨阀块中,通过油墨阀块的多个输出口将油墨进行分流,分别输送到多个油墨喷嘴结构中,再利用整流器的特殊结构将喷射出的油墨进行二次整流,最终由整流器的缝隙喷口喷出,对线缆进行标识;本装置不仅均匀地对线缆进行喷射标识,还能够在线缆标识过程中做到标识准确、快速、油墨快速干燥、喷墨边界整齐等要求,达到色标检测的参数要求,为后续提高线缆识别度做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线缆固定座及油墨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压油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缆固定座及油墨喷嘴的左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郑州东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郑州东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松的抗油污织物短袖
- 下一篇:婴儿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