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多功能微纳样品制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0178.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庆;刘杰;罗新根;舒雅俊;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多功能 样品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样品的制备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微纳样品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已经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其中纳米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和传统分子药物相比,纳米药物的最大优点在于:(1)利用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药物容易进入细胞而实现高疗效;(2)纳米药物的比表面积较大,可链接或载带的功能基团或活性中心多,更有利于实现治疗与疗效跟踪同步化;(3)纳米载药材料的性能优越,便于生物降解或吸收;(4)纳米结构特性(如多孔、中空、多层等),易于药物缓释控制等。因此,将药物制成纳米级可突破传统药物的缺陷,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对纳米药物的研究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纳米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药物载体的开发和对药物进行纳米改性两大方面。作为纳米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纳米药物载体主要研究新型载体材料对药物的包载,即将药物分子包裹在纳米载体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输送和基因治疗,利用纳米药物载体本身所具有的靶向性、缓控释、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率和吸收率等优点,改善药物性质,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正因为纳米药物载体所具备的这些优点,国内外已有载药纳米粒研发成功并上市销售,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国内外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纳米药物的相关标准,使得纳米医药在开发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在载药纳米粒的规模化制备方面,国内相关样品的制备方法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制备的阶段,难以实现有效的、稳定的放大生产。制备载药纳米粒较常用的方法是溶剂挥发法,是将聚合物载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聚合物载体的有机溶剂中作为油相;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作为水相,将油相注入水相,经高压乳匀或超声后形成稳定的水包油(O/W)型乳液。随后连续搅拌,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挥发去除有机溶剂,得O/W纳米混悬液,将纳米混悬液进行离心,多次水洗去除表面活性剂之后浓缩,得不含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混悬液。从上述制备过程可以看出,在经过水-油两相的混合、搅拌、超声、乳化、减压蒸馏、离心、水洗、浓缩等诸多步骤之后,才能得到纳米粒。而在现有条件下,每步操作之间都需使用不同的仪器单独进行,操作均需人工控制,使得每步操作之间都存在样品损失,误差较大,且制备效率低下,耗时较长。
中国专利200310115295.9提供了一种乳剂制备装置,该装置具有搅拌机、真空泵、主副反应釜、循环加热装置、自动送料装置及循环供水处理装置;主反应釜主要进行搅拌,副反应釜则进行超声,主反应釜内搅拌后的物料输送至副反应釜继续超声乳化。该装置主要制备乳剂,搅拌与超声分开进行,无法同步完成,且无法实现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减压蒸馏去除有机溶剂以及提纯分离、超滤、浓缩等功能,难以制备出粒径单一可控的载药纳米粒。而本专利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智能可控的集成式微纳制样装置。该装置集成了温控、搅拌、超声、真空控制、减压蒸馏、惰性气体保护、超滤提纯浓缩等诸多功能,相应的各模块均可数字控制,使得物料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反应或乳化,过程连续,产率高,损失小,可以提高纳米微粒的制备和分离效率,其不仅可用于制备步骤相对复杂的载药纳米粒和脂质体等药物新剂型,还可制备载药微球、微/纳米乳或无机/有机微纳米颗粒等,可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农业等行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微纳样品制备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微纳样品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和夹套组成;釜盖上设有若干个接口;釜体底部设有下料口;夹套是一个套在釜体外的密封空间容器;
釜体外设有进样系统,进样系统包括多通道进样口、蠕动泵和进样瓶,多通道进样口设于釜盖上,多通道进样口通过软管与蠕动泵连接,蠕动泵再连接进样瓶;
釜盖上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桨通过釜盖的接口插入反应釜的釜体内对物料进行搅拌作用;
釜盖上设有超声波破碎仪,所述超声波破碎仪包括探头和超声主机,探头通过釜盖的接口插入反应釜的釜体内对物料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主机设于釜体外,对探头进行控制;
釜体外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设有外接温度探头和内置感应探头,外接温度探头通过釜盖的接口插入釜体探测物料温度;内置感应探头连接夹套,用于探测夹套内的硅油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性片材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储氧式保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