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0104.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于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0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改性沥青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粉改性沥青(Asphalt Rubber,简称AR)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复合材料。他在重交沥青与废旧轮胎橡胶粉和外加剂的共同作用下,橡胶粉通过吸收沥青中的树脂,烃类等多种有机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胶粉湿润,膨胀,粘度增大,软化点提高,并兼顾了橡胶和沥青的粘性,韧性,弹性,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
“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的胶粉,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在一个专门的特殊设备中,经高温、添加剂和剪切混合等一系列作用制成的黏合材料,现有的方法如下,沥青泵由沥青贮罐(约120—140℃)抽出沥青,经导热油换热后沥青温度升至160℃进入加热炉,沥青经加热后升至190℃±10℃,进入混合罐,当液位升至1/4液面时,加入硫化橡胶粉(30目—40目)加入量为≥20%(内掺法),橡胶粉加完后,应及时加入活化剂0.3‰,待完全反应后用胶体磨第一次研磨并倒入高速剪切罐进行剪切,高速混合,一小时后加入硫化剂和稳定剂,30分钟后泵入中间罐,进行发育贮存,等待化验合格后装车,不能实现连续生产,效率低,而且胶粉加入是人工进行控制的,质量改性沥青的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方法,通过增加二次研磨,改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质量,而且各个步骤之间可以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设备,通过使用变频泵、胶体磨将混合罐和中间罐串联起来,同时利用上料机构自动上料,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改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质沥青通过导热油加热方式加热至190±10℃后泵入混合罐中;
步骤二、混合,在混合罐中加入基质沥青总重量20%的橡胶粉;
步骤三、第一次研磨,在将加入胶粉的基质沥青混合物泵送至中间罐时,通过胶体磨对基质沥青混合物进行研磨,并在第一次研磨完毕后向中间罐内添加混合物总重量0.3‰的添加剂;
步骤四、第二次研磨,用泵将混合罐中的混合物泵入中间罐的过程中使用胶体磨对混合物进行二次研磨,研磨后形成橡胶粉改性沥青。
所述步骤一中的基质沥青在正式加热前先预热至160℃。
所述步骤二种加入的橡胶粉为硫化橡胶粉,其颗粒度为30-40目。
所述添加剂为B-450活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包括混合罐、中间罐、上料机构、基质沥青泵送系统、一次研磨系统和二次研磨系统,所述上料机构出料口与混合罐上口对接,所述基质沥青泵送系统出料口与混合罐进料口对接,所述一次研磨系统进料端与混合罐对接,一次研磨系统出料端与中间罐进料口对接,所述中间罐出料口与二次研磨系统进料端对接。
所述基质沥青泵送系统包括依次顺序串接的第一变频泵、导热油加热器以及第一流量计。
所述一次研磨系统包括依次顺序串接的第二变频泵和第一胶体磨,第二变频泵的进料口与混合罐的出料口对接,第一胶体磨的出料口与中间罐进料口对接,所述二次研磨系统包括第三变频泵和第二胶体磨,第三变频泵的进料口与中间罐出料口对接。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出口与混合罐上口对接的料斗以及皮带输送机。
所述中间罐和混合罐外壁均为能够通过加热液体的中空腔体。
本发明所公开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方法所产生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中间罐输出端增设二次研磨系统对混合好的橡胶粉沥青进行二次研磨,能够有效促进橡胶粉和基质沥青之间的结合,替代常规的剪切,改善橡胶粉沥青质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公开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设备所产生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将上料机构、混合罐和中间罐用泵送系统、一次研磨系统和二次研磨系统串联起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自动化程度,另外通过控制上料机构来实现橡胶粉的精确添加,改善橡胶粉改性沥青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生产能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上料机构;2、料斗;3、混合罐;4、第一流量计;5、导热油加热器;6、第一变频泵;7、第二变频泵;8、第一胶体磨;9、第三变频泵;10、第二胶体磨;11、中间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墙用环保涂料
- 下一篇:取代的2,2-二甲基噻唑烷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