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进行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40101.3 | 申请日: | 2013-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董自斌;李坤;王开春;云干;赵焰;刘娟;刘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2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癸二酸 废水 进行 活性污泥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进行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的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自身培养出能够处理癸二酸废水的耐盐活性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癸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采用以蓖麻油为原料进行裂解的生产工艺,每吨产品需消耗150~250kg苯酚、产生25~40吨废水,其中苯酚含量为2000~5000mg/L、pH为2~3、硫酸钠含量为5~15%、COD含量为10000~20000mg/L。由于具有高盐、高酚、高COD等特征,癸二酸废水一直被认为属于高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多采用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蒸发脱盐、稀释生化等组合工艺。
癸二酸废水中除高浓度硫酸钠以外,主要污染物成分为苯酚、微量的甲酚及多元酚、脂肪酸、蓖麻油酸、多元醇、癸二酸、小分子有机酸等癸二酸裂解生产工艺中的原料及中间产物,大多为易生化的物质。因此,制约癸二酸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的主要难题在于耐盐或嗜盐微生物的选育。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癸二酸废水为碳源和能源、以高盐环境样品为嗜盐菌来源进行耐盐或嗜盐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培育的方法。这种方法从理论上具有可行性,而且在实验室范围内能成功。但是嗜盐菌的筛选、分离和培育工作量大,而且难以保证所选育的嗜盐菌菌能够稳定的适应癸二酸废水的处理环境。
因此,目前还缺乏一种能够使癸二酸废水直接生化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癸二酸废水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本身进行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人在研究癸二酸废水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癸二酸废水的COD在自然存放过程中逐渐降低,而且从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存活的微生物细胞。于是,取废水进行摇瓶振荡培养,且不外加任何碳源和营养物,废水中COD的降解速率增加,显微镜下微生物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进一步补充氮磷营养后,废水中COD降解速率进一步加快。这表明,癸二酸废水或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能够降解癸二酸废水中COD的耐盐微生物。基于此,本发明人对癸二酸生产环境和废水产生环境进行了考察,证实上述现象对于癸二酸废水而言普遍存在。基于上述现象所包含的微生物学原理,本发明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并直接在高盐条件下利用癸二酸废水培养得到耐盐活性污泥,能够对癸二酸废水中的COD进行高效稳定的降解。这一过程无需接种嗜盐菌,也无需对能够降解癸二酸废水中COD的嗜盐菌进行分离培养。
本发明的原理:癸二酸废水中硫酸钠浓度为5~15%,主要污染物包括苯酚、脂肪酸和小分子有机酸,废水生化性总体良好,其B/C≥0.4。癸二酸生产车间排出的新鲜废水中苯酚浓度达2000~5000mg/L,水温超过50℃,一般微生物难以存活;但经过除酚预处理的癸二酸废水,其中酚浓度一般降至200mg/L以下,生物毒性已经大大降低。如果此废水在常温下放置较长时间,在与周围土壤、灰尘、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会发生接触后,部分微生物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能够适应癸二酸废水环境,并且最终能够以癸二酸废水中的COD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因而可以使癸二酸废水的COD降低。另外一方面,癸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硫酸钠废水难以避免的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周围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又最终通过空气、灰尘的流通与癸二酸废水发生接触,其中的有利微生物,在条件适宜时便更够生长繁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进行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的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包括:
(1)将陈化的癸二酸废水用硫酸钠浓度为5~15%的水溶液稀释至COD<500mg/L、挥发酚<50mg/L,按需要补充氮、磷进行振荡或曝气培养,对耐盐微生物进行富集;
所述陈化的癸二酸废水指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至少为1个月的癸二酸废水;
(2)COD或挥发酚的降解率>80%后,静置沉降,排出1/6~1/2体积的培养液,再补充相应体积的癸二酸废水和适量的氮、磷,继续培养;重复这个操作,直至培养出现耐盐活性污泥絮体;
(3)维持F/M=0.05~0.80,按需要补充氮、磷,将耐盐活性污泥培养至MLSS>1000mg/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癸二酸废水进行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的方法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征是:
1.步骤(1)前先将癸二酸废水进行预处理除酚,使废水中苯酚<200mg/L、COD<5000mg/L。
2.在耐盐活性污泥自培养过程中,pH为3.0~9.5,温度为10~40℃,溶解氧DO<4.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未经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