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9739.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纪志勇;于义龙;李昊;耿雷;陶月明;钱光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考普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金辉;林柏楠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涂料,具体地,涉及含有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环氧涂料。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环氧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涂料具有附着力强,耐化学品腐蚀优良和耐辐射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腐涂料工业领域,尤其是核电领域。但是,目前的环氧涂料的吸水率太高,水可以从环氧涂层中极性基团邻近的空间或涂层的空隙渗入,因此损害其附着力;且环氧涂料的涂层通常表面能较高,极易被周围环境中的油污、脂类、灰尘等污染,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环氧涂料还存在耐辐射性和甲苯和甲醛的净化效率不佳的缺点。
基于现有技术的状况,目前亟需一种保持普通环氧涂料涂层性能优点的同时,能兼具良好的甲醛、甲苯净化效率及耐辐射性和去污性的环氧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环氧涂料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保持普通环氧涂料涂层性能优点的同时,具有良好甲醛、甲苯净化效率及耐辐射性和去污性的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涂料,所述环氧涂料包含以下组分:
A)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其中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含有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以及包覆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1-10n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10,优选为1-8,更优选为1-5,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重量为0.01-1重量%,优选为0.3-0.85重量%;
B)环氧树脂;
C)交联剂;和
D)溶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环氧涂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润湿剂的存在下混匀,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体,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10,优选为1-8,更优选为1-5,其用量基于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重量为0.01-1重量%,优选为0.3-0.85重量%;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1-10nm;
b)将步骤a)所得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体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和
c)将步骤b)所得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和/或步骤a)所得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体、环氧树脂、交联剂和溶剂混合均匀。
由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涂料得到的涂层能有效降解油污、脂类等污染物,且甲醛、甲苯净化效率良好和耐辐射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环氧涂料包含以下组分:
A)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其中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含有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以及包覆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1-10n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10,优选为1-8,更优选为1-5,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重量为0.01-1重量%,优选为0.3-0.85重量%;
B)环氧树脂;
C)交联剂;和
D)溶剂。
本发明对于环氧树脂涂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及种类没有特别要求,从环氧涂料涂膜性能的角度考虑,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基于环氧树脂的重量可以为2-20重量%,优选为3-15重量%,更优选为5-8重量%;环氧树脂与交联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2:1,优选为8:1-3:1,更优选为5:1-4:1;环氧树脂与溶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1-2:1,优选为8:1-3:1,更优选为5:1-4:1。
根据本发明,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中作为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可以是市售的,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备。优选本发明中用作基体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1-10nm,更优选为1-6nm,进一步优选为1-5nm。本发明中,粒径通过激光粒度仪,例如使用来自美国Beekmam-Coulter的LS-100Q型激光粒度仪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考普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考普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