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9522.4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齐力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3;C22C3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生产 铸钢 汽车 轮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汽车轮毂铸件轮圈弯折部位因厚度较大冷却较慢,冷却后产生收缩使得轮圈强度变弱无法通过轮圈弯曲测试。虽然可以在模具上设计通气粒、逃气沟以及吹风等方式加速较厚部位铝料的冷却,然而其位置的安排是根据经验来设置,常需要加以修改,而这样则会浪费轮圈当作试验品。为补偿铸造时铝料冷却后之收缩,将铝圈的初始模具设计厚一些,待铸造完成后再加以加工除去多余的铝料得到符合设计的轮圈,此法浪费过多的铝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钢液中氧化浮渣及其它杂质在浇注过程中的上浮,并且模具型腔整体都得到较好的充实。
本发明提供的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与汽车轮毂内腔形状对应的砂芯一和与汽车轮毂下轴承座外形对应的砂芯二,砂芯二的底部设有横向内浇道,砂芯二的侧面设有与内浇道相通的侧浇道,内浇道与砂芯二的型腔的底部连通,内浇道位于砂芯二的型腔的切向方向上;
(2)以汽车轮毂的法兰盘的底面为分界面制作负压的上下砂箱,上砂箱中具有与汽车轮毂的上轴承座和法兰外形相应的型腔,上砂箱中设置有直浇道和浇口,下砂箱中具有安装砂芯二的型腔,下砂箱的分型面上设置有横浇道;
(3)下芯并合箱;
(4)浇注:从浇口加入钢液,这种钢液的选择为Cu0.6~0.8%、Ni1.0~1.5%其他为铁;钢液经过直浇道、横浇道、侧浇道和内浇道切向进入型腔,并在型腔内从下往上螺旋上升至充满型腔,浇注时保持上下砂箱负压,浇注完成后再保压一定时间;
(5)热处理铸件。
所述铸钢汽车轮毂盘芯所用型砂为粘土砂,所述盘孔芯所用型砂为树脂砂。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钢液中氧化浮渣及其它杂质在浇注过程中的上浮,并且模具型腔整体都得到较好的充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V法铸造生产铸钢汽车轮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造与汽车轮毂内腔形状对应的砂芯一和与汽车轮毂下轴承座外形对应的砂芯二,砂芯二的底部设有横向内浇道,砂芯二的侧面设有与内浇道相通的侧浇道,内浇道与砂芯二的型腔的底部连通,内浇道位于砂芯二的型腔的切向方向上;
(2)以汽车轮毂的法兰盘的底面为分界面制作负压的上下砂箱,上砂箱中具有与汽车轮毂的上轴承座和法兰外形相应的型腔,上砂箱中设置有直浇道和浇口,下砂箱中具有安装砂芯二的型腔,下砂箱的分型面上设置有横浇道;
(3)下芯并合箱;
(4)浇注:从浇口加入钢液,这种钢液的选择为Cu0.8%、Ni1.5%其他为铁;钢液经过直浇道、横浇道、侧浇道和内浇道切向进入型腔,并在型腔内从下往上螺旋上升至充满型腔,浇注时保持上下砂箱负压,浇注完成后再保压一定时间;
(5)热处理铸件。
铸钢汽车轮毂铸件的铸造生产方法,有效解决了钢液中氧化浮渣及其它杂质在浇注过程中的上浮,并且模具型腔整体都得到较好的充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齐力铸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齐力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化学清理的预热炉结构
- 下一篇:泵体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