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视化牙位的牙模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39194.8 | 申请日: | 2013-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侃;傅远飞;金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13/34 | 分类号: | A61C1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视化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牙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牙位的牙模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义齿,是牙齿脱落或拔除后,为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能所镶补的假牙。覆盖义齿是指义齿的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已经治疗的牙根与牙冠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义齿的基托下有基牙存在,因此减少了牙槽骨的吸收,并能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如果采用全口义齿,需要将一个肉色的丙烯酸底座装在你的牙龈上。上义齿的底座要覆盖上腭(口腔的顶部),而由于舌头的原因,下义齿的底座则是马蹄形的。
现有的假牙制作通常在电脑上创建一个假牙部件的模型,将假牙部件的形状存储于数据记录中,并根据这些数据记录通过CAD/CAM方法制作假牙部件。但是这些数据记录仅仅描述了假牙部件的期望形状,但不代表这些期望形状适合于不同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牙位的牙模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出更适合于患者的义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牙位的牙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
(2)根据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判断患者的牙齿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建立牙位图;
(3)根据牙位图上正常牙齿的牙齿数据信息建立需要制作义齿的牙模数据;
(4)根据得到的牙模数据制作牙模。
所述牙位图按四个象限依次显示32颗牙齿,中间通过十字架分割开,位于左上方的象限为第一象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每个象限从十字架一侧开始记牙位数。
所述步骤(3)中将与需要制作义齿的牙齿所在位置对称的正常牙齿的牙齿数据作为参考建立牙模数据。
所述步骤(3)中将与需要制作义齿的牙齿所在位置两侧的正常牙齿的牙齿数据作为参考建立牙模数据。
所述步骤(1)中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
所述步骤(2)中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中缺少某颗牙齿的信息,则判断该牙齿为缺牙。
所述步骤(2)中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中某颗牙齿的信息与标准牙齿的信息不相称,则判断该颗牙齿为坏牙。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为患者建立仅仅适用于该患者的牙模,使得根据牙模制作出来的假牙能够更符合患者的需求。另外本发明中利用图形化的方式将牙齿加工处理过程进行展示,提高了相关人员的操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牙位数据表示图;
图3是本发明中患者的牙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牙位的牙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判断患者的牙齿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建立牙位图;根据牙位图上正常牙齿的牙齿数据信息建立需要换牙的牙模数据;根据得到的牙模数据制作牙模。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获取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口腔三维数字扫描机直接对患者口腔进行扫描,从而获取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
接着,进入步骤102,根据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判断患者的牙齿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建立牙位图。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牙位图按四个象限依次显示32颗牙齿,中间通过十字架分割开,位于左上方的象限为第一象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每个象限从十字架一侧开始记牙位数。
在判断患者的牙齿状况时,当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中缺少某颗牙齿的信息时,则判断该牙齿为缺牙;当获取到的患者的牙齿数据信息中某颗牙齿的信息与标准牙齿的信息不相称时(如该牙齿的尺寸明显小于标准牙齿的尺寸范围),则判断该颗牙齿为坏牙。图3所示的是某位患者的牙位图信息,其中,“×”表示缺牙,阴影的牙齿表示坏牙,白色的牙齿表示正常牙齿,从图3可知,该患者的第一象限的第三颗牙位和第二象限的第六颗牙位为缺牙,第三象限的第三颗牙位为坏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