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干燥场致发光丝网油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9062.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林;杨海沂;张世范;张妤;杨鹏;张嘉申;孙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2013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干燥 发光 丝网 油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致发光丝网油墨。
背景技术
场致发光丝网油墨,是一种在丝网油墨中,加入了电致发光材料而获得的油墨组合物,通常用于证卡票券等防伪领域。
日本大阪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31974.2),油墨组合物包括高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溶剂、以及芳香族羧酸以及其酯类衍生物。该专利由于所述用于制备封闭的发光器件,存在着作为连结料的芳香族羧酸以及其酯类衍生物含量低的缺陷,不能用于开放式的证卡票券等的表面印刷或涂布。
德国柏林的联邦印制有限公司与发光材料布赖通根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0803664.0),保护了一种在硫化锌盐中通入硫化氢制备硫化锌沉淀的方法,并且保护了该硫化锌电致发光材料,并提及了该材料在丝网、凹版和胶印印刷油墨中的应用。该专利由于其重点在于材料制备的原因,对该材料在各类油墨中的应用未进行详细探索研究,据此不能制备含有该类材料的具有良好流变、干燥、印刷稳定性等的丝网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干燥电致发光丝网油墨组合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紫外干燥电致发光丝网油墨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消泡剂或流平剂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紫外干燥电致发光丝网油墨组合物,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所述紫外固化树脂为自由基引发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与阳离子引发环氧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混合物,其中,阳离子引发环氧类紫外光固化树脂的重量含量为0.01%-60%,优选5~30%。
所述自由基引发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为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化丙烯酸酯;
所述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可采用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二丙烯酸酯、聚氨酯二甲基丙烯酸酯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可采用SARTOMER公司的CN981、CN968、CN959、CN1963、CN970A60;
BASF公司牌号为LR8887、UA9033、UA9073;CYTEC公司的EBECYL264、EBECYL265、EBECYL220、EBECYL210;
IGM公司的Photomer6230、Photomer6892。
所述聚酯丙烯酸酯选自聚酯、氯化聚酯或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可采用CYTEC公司的EBECYL436、EBECYL438、EBECYL446、EBECYL853;SARTOMER公司的CN292、CN293、CN736、CN750、CN2300;
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选自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酚醛环氧丙烯酸酯、芳香族环氧丙烯酸酯、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或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可采用SARTOMER公司的CN104NS、CN159NS、CN2100、CN111;IGM公司的Photomer3016;CYTEC公司的EBECYL3300、EBECYL9626、EBECYL9636;BASF公司的LR8986、LR9019。
所述的阳离子引发的环氧紫外光固化树脂,可采用CYTEC公司的UVACURE1500、湖北新景新材料有限公司的UVR-6128以及Rahn公司的GENOMER7210。
所述场致发光材料为有机、无机、有机无机络合电场致发光材料或其组合。所述有机电场致发光材料为聚对苯撑乙烯、聚对苯撑乙炔、聚乙炔、聚对苯撑、聚噻吩、聚芴、聚喹啉及其衍生物或共聚物,聚硅烷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1,5-萘二胺衍生物。无机场致发光材料为掺人Cu、Ag、A1、Ga、In等多种激活剂的Ⅱ-Ⅳ族、III-Ⅵ族和Ⅳ-Ⅵ族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有机无机络合电致发光材料为稀土元素(Eu、Tb、Yb、Nd、Er)的三氟乙酰噻吩丙酮、β-二酮、双(苯基亚砜)乙烷、邻菲啰啉、吡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络合物,优选其β-二酮、吡唑啉酮及其衍生物的络合物。
所述珠光颜料为高介电常数的珠光材料,可为天然云母基材或是玻璃基材的珠光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9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