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8813.1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平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介入 放射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常规手段之一,在治疗恶性肿瘤,延长患者生命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该技术的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应用范围广,为广大患者所乐意接受。但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由于介入放射持续时间长,工作人员吸收的射线量大,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也较为严重,目前很多科学工作者都在设法解决介入放射中的防护问题。目前,在临床应用中采用的防护方式多为铅衣防护、悬挂铅帘式防护和铅玻璃防护等方式,存在着重量大、使用不方便及防护效果不理想境等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护效果好的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防护方式重量大、使用不方便及防护效果不理想境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所述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旋转套和下旋转套,所述上旋转套连接有上伸缩臂,所述下旋转套连接有下伸缩臂;
所述上伸缩臂下活动连接圆形顶架,所述圆形顶架通过软绳连接圆形铅罩,所述圆形铅罩上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下伸缩臂下设置挂钩,倒挂在下伸缩臂上,挂钩下设置扇形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通过挂环连接能滤除射线的防护帘,所述防护帘上设置有两个防护袖。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护帘和防护袖由外部的棉绒层的内部的铅橡胶层构成。
作为以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护帘的顶端设置有可拉动的松紧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护帘的两侧设置绑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绑带为弹性绑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下设置有万向行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可对性腺、胸部、头部等多部位进行防护,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保护身体多个部位,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立柱;3—下旋转套;4—上旋转套;5—下伸缩臂;6—上伸缩臂;7—圆形顶架;8—圆形铅罩;9—观察窗;10—升降杆;11—防护帘;12—防护袖;13—松紧绳;14—绑带;15—万向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医用介入放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所述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上旋转套4和下旋转套3,所述上旋转套4固定连接有上伸缩臂6,所述下旋转套3连接有下伸缩臂5;
所述上伸缩臂6下活动连接圆形顶架7,所述圆形顶架7通过软绳连接圆形铅罩8,所述圆形铅罩8上设置有观察窗9;
所述下伸缩臂5下设置挂钩,倒挂在下伸缩臂5上,挂钩下设置扇形的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上通过挂环连接能滤除射线的防护帘11,所述防护帘11上设置有两个防护袖12。
所述防护帘11和防护袖12由外部的棉绒层的内部的铅橡胶层构成。
所述防护帘11的顶端设置有可拉动的松紧绳13,
所述防护帘11的两侧设置绑带14。
所述绑带14为弹性绑带。
所述底座1下设置有万向行走轮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平,未经刘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8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