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态合金薄带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6747.4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松;李玉山;李岳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燕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06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态合金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制造方法,具体涉及非晶态合金薄带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非晶态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单辊急冷法,喷带时喷嘴与冷却辊之间的间距很小,一般在0.2-0.6mm之间,由于受工艺和装备条件的限制,喷嘴与冷却辊之间的位置和距离需要保持稳定,以便在喷嘴和冷却辊辊面之间形成稳定的熔潭,同时自熔潭流出的钢液与冷却辊的接触而将钢液的热量带给冷却辊,直到钢液冷却为带材并离开辊面,熔潭-钢液-带材于冷却辊的这个接触面称为热交换面。自喷嘴及熔潭开始,直到带材剥离冷却辊,钢液所携带的热量靠这个热交换面将热量传递给冷却辊。所以现有技术是冷却辊与非晶薄带材之间的热交换面在整个喷带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这样铜辊的这个热交换面由于不断受到钢液的热侵蚀,很快就会出现麻点和凹坑,降低所得带材的光洁度和磁性能,随着喷带时间的不断增加,这种损害不断加大,辊面光洁度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带材变成废品。为了改善辊面的光洁度,现有技术采用了在线修磨铜辊热交换面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铜辊的恶化速度,但是,由于辊子转速太快,线速度达到25-30m/s,而修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修磨的速度总是落后于冷却辊表面因侵蚀而不断被恶化的速度,所以目前的在线修磨技术并没有完全解决铜辊热交换面表面光洁度不断恶化的问题。由于现有技术只利用了一个固定的热交换面,其它未被利用的辊面表面被在线修磨机构磨削掉了,这也就说现有技术铜辊的利用率很低,成本高,这是现有技术的基本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非晶态合金薄带制造方法,所述方法设定喷嘴流出的液态合金平面流与冷却辊的接触面为制取非晶薄带的热交换面,制带时该热交换面缓慢移动,移动方向沿冷却辊轴向,并在冷却辊面有效宽度范围内周期性、往返式缓慢摆动,使退出热交换的辊面在下一次与钢液接触成为热交换面前得到完全修复,所述热交换面的移动速度在每分钟0.2-25mm之间,所述喷嘴与冷却辊相对的表面的形状如此设定:取喷嘴与冷却辊相对的表面横向两端点连线作水平参考线,在喷嘴纵向方向的中线上设定一法线n,从法线n一侧等间距设置10条法线n1、n2……n10,法线同喷嘴与冷却辊相对的表面的交点到水平参考线之间的距离为X、X1、X2……X10,所述法线间隔为2mm,X为0.0333,X1为0.0330,X2为0.0320,X3为0.0303,X4为0.0280,X5为0.0250,X6为0.0213,X7为0.0170,X8为0.0120,X9为0.0063,X10为0.0000所述喷嘴与冷却辊相对的表面的形状相对所述法线n左右对称。
本发明的非晶态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解决了冷却辊热交换面光洁度不断恶化的问题,提高带材的表面质量和磁性能。特别是通过移动喷嘴和冷却辊间的接触面,而使冷却辊表面避免长时间侵蚀,保持最大限度的光洁程度,从而获得尺寸更薄、表面光洁度更高、韧性更好的非晶合金薄带的制造方法,具有比现有制造技术工艺更先进、制得的带材高频损耗更低,表面光洁度更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喷嘴弧形匹配热交换面上膨胀凸起弧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热交换面随喷嘴移动而变化示意图。
图中:1- 喷嘴,8- 热交换带,3- 冷却辊辊面。1- 喷嘴,2- 熔潭,3- 冷却辊辊面,4- 热交换面上辊面膨胀凸起弧,5- 冷却辊,6- 水平参考线,7- 弧形。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燕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燕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面工艺及制面设备
- 下一篇: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