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6685.7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江;何华烝;何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荣江 |
主分类号: | B62D61/06 | 分类号: | B62D61/06;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 动力 拼接 运载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出行交通工具、公共交通运输或货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及货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运载设备应运而生,而电动运载器作为绿色节能环保的交通及货运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动运载器一般通过连接外部电源获得动力或者通过燃料电池等提供电力。而目前,现有电动运载器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动运载器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晃动或振动,稳定性差;2.现有电动运载器一次的载量是固定的,在待运送物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该种运载器将会造成运输成本的浪费,而在待运送物量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往返运送多次,运输效率低;3.无法实现在指定地点实时自动接收或卸载运送物或乘客,运行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以解决现有运载器存在的稳定性差、运输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包括运载底盘,所述运载底盘由一个或多个成正三角形的运载底盘单元拼接,每个运载底盘单元的下部均设有一个万向轮和两个电机驱动的行走轮,两个行走轮可正反转或差速驱动完成转向;所述电机由电力驱动,所述的万向轮和两个行走轮成正三角设置,每个运载底盘单元均通过磁力或电力可拆卸拼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运载器底盘设计成正三角结构,并且每个运载底盘单元也为正三角结构,由于三角形具有高稳定性的特点,因此相比于现有运载器,本发明具有运载稳定的优点;每边的设计高度对称一致,一个运载器底盘的每边可以和同款的任意边拼接;拼接点可以完成电动力传递及控制信号传递;本发明运载底盘单元设计成正三角结构,每边的设计高度对称一致,方便量产和维修。
由于本运载器底盘可通过多个运载底盘单元通过电力或磁力可拆卸拼接在一起的,因此,将本运载器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或者用于工业生产线时,根据运载量的需求,既可单独应用每个运载底盘单元运输,也可将多个运载底盘拼接在一起形成运载底盘本体来增加运载量,因此,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运载效率;而本发明无论是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或者用于工业生产线,配以特定的操控装置或系统,根据需要,均可通过磁力或电力拼接,实现在指定地点实时接收或卸载一个或多个运载底盘单元,实现运行的机动性、灵活性。
进一步,位于运载底盘中段位置的行走轮可向上收回。行走轮可收回,确保拼接之后的运载底盘行走的顺畅。
进一步,运载底盘单元每边均设有电力传输及控制信号的电气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个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单元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两个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单元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四个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单元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七个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底盘单元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以三排共九个运载底盘单元构成的正三角运载底盘本体为例,如图1所示的正三角电动力可拼接运载器,包括运载底盘,运载底盘等分成九个成正三角的运载底盘单元1,每个运载底盘单元的下部均设有一个万向轮2和两个电机驱动的行走轮3,当只有一个或两个运载底盘单元时,行走轮正常行驶,当拼接的运载底盘单元多于四个时,位于中间的运载底盘单元上的行走轮可向上收回,所述电机由电力驱动,所述的万向轮和两个行走轮成正三角设置,每个运载底盘单元均通过磁力或电力拼接,本实施例优选磁力拼接,设置在前方的运载底盘单元上设有干线拖拽线缆和分支充电导线,设置在前方的运载底盘单元上设有摄像头和控制避让障碍装置,在所述蓄电池上设有运载底盘单元每边均设有电力传输及控制信号的电气接口,所述电气接口可与所述分支充电导线连接对蓄电池充电。
本发明设置干线拖拽线缆的目的在于,运载器在动力不足以使多个运载底盘单元同时运行时,可通过干线拖拽线缆实现干线拖拽以提供足够的运行动力;而分支充电导线在后面运载底盘单元的蓄电池电力不足时,则用于对其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荣江,未经何荣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