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模拟组装的刀具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6239.6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齐;曹勤;薛晓敏;忻雄杰;顾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模拟 组装 刀具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模拟组装技术的动态刀具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机床刀具的管理变得更加重要。通常,单个零件在加工中心加工需要数十把刀具,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零部件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类型,加上刀具磨损和损坏等情况,那么需要的更换的刀具种类和数量庞大,配刀间工作任务繁重,刀具等待时间长将影响机床利用率。
刀具的管理包括刀具物流管理、整体刀具组装、拆卸和对刀、刀具寻位等。传统的刀具管理主要靠人工登记,存在工作量大、实时性差、机台实时整体刀具信息无法记录等问题,导致刀具管理耗费的人力、时间较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国内外主流的刀具管理软件主要采用记录组件出入库信息的刀具物流管理,但仍然没有对直接影响配刀效率的零件加工配刀表、整体刀具组件及其装配关系,未对机台刀库实时整体刀具进行管理记录,且在配置新整体刀具时,对配刀员要求较高,刀具拆卸后组件信息随即丢失,导致再次配刀时需重新选择组件组装,无法快速高效地选用并确定整体刀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目前刀具管理上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实时快速动态的刀具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模拟组装的刀具管理系统,所述刀具包括整体刀具,所述整体刀具由多个刀具组件配置构成,所述刀具管理系统包括刀具管理服务器、配刀间终端以及多个机台终端,所述刀具管理服务器及配刀间终端接入网络交换机,各机台终端通过联网设备接入网络交换机;所述刀具管理服务器上建立有数据库,用于更改和存储刀具的基础数据信息、配刀总表、工程图信息、三维模型库信息,刀具的库存、库位、出入库信息以及机台刀库整体刀具刀位信息;所述配刀间终端上安装有刀具配刀模块,用于向所述数据库输入信息并进行查询和更新,并进行刀具模拟组装;所述机台终端上安装有机台刀库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机台刀库整体刀具刀位信息进行查询和 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基础数据信息包括刀具组件参数,所述刀具组件参数包括物料编码、名称、描述、订货号、品牌、系统总量、剩余数量、模型总长、模型至基准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基础数据信息包括整体刀具参数,所述整体刀具参数包括刀名、类型、直径、长度、是否已有、数量、刀位、内冷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模拟组装的刀具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配刀间终端接收配刀申请,根据配刀信息与所述数据库中的配刀总表匹配,如为有,调取现有配刀表;如为无,所述刀具配刀模块根据配刀信息选择合适的刀具组件并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三维模型库信息进行模拟组装,创建配刀表,更新配刀总表;2)根据所述配刀表信息,刀具组件出库组装,更新刀具组件出库信息,完成刀具配置;3)刀具使用完毕后,刀具组件入库,更新整体刀具与刀具组件入库信息,完成刀具返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刀具配刀模块根据配刀信息、机床接口和组件装配规则,选择合适的刀具组件并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三维模型库信息进行模拟组装,确认可用后生成整体刀具装配工程图和三维模型文件,完成配刀表,更新配刀总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配刀终端根据配刀表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确认机台刀库已有整体刀具,如为有,将所述已有整体刀具装入机床刀库,并更新机台刀库的刀位信息;如为无,根据所述配刀表信息,刀具组件出库组装,更新刀具组件出库信息,根据组装关系及工程图组装整体刀具,将组装完成的整体刀具装入机床刀库,更新机台刀库的刀位信息。
进一步地,刀具组件出库组装时,利用对刀仪进行对刀操作,更新数据库刀具基础数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