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转发表项生成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5972.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伟;刘克彬;张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51 | 分类号: | H04L12/751;H04L12/741;H04L12/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转发 生成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转发表项生成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以太网交换机堆叠技术,可以将多台交换机互联在一起,形成分布式交换架构,并作为一个逻辑交换实体运行。
从管理和配置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交换架构可以看作一台交换设备;从性能的角度看,分布式交换架构中的每台交换机都能针对其端口上的第二层、第三层流量通信业务制定本地转发决策。
支持堆叠的多台交换设备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设备”,我们将这台“联合设备”称为一个Stacking(堆叠),而将组成Stacking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Slot。多个Slot组成Stacking后,无论在管理还是在使用上,就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这样既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来扩展端口数量和交换能力,同时也通过多个Slot之间相互备份增加了整个Stacking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环形堆叠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其中,该环形堆叠系统共包括9台设备,分别为Slot01、Slot02、…、Slot09。堆叠系统中每台设备均设置有两组外部堆叠口,分别为P1和P2。相邻两台设备P1和P2相连,组成环形堆叠。例如,Slot01的P1和Slot02的P2相连,Slot的P2和Slot09的P1相连。
堆叠系统内部报文根据芯片转发表进行转发。当一个单播报文进入堆叠系统后(例如从Slot03进入),Slot03可以根据该目的MAC地址查询MAC转发表项以确定目的端口(包括目的端口所在芯片及位于对应芯片上的端口索引)。当目的端口所在芯片为本芯片时,直接从对应的端口发送报文,当目的端口所在芯片不是本芯片时,则查找芯片转发表,根据芯片转发表,选择对应的堆叠口发送单播报文。到达其他堆叠成员时,同样处理,直到找到目的芯片,从目的端口发送报文。
以图1所示场景为例,假设Slot01的芯片ID为0,Slot2的芯片ID为1,…,Slot09的芯片ID为8,Slot01通过堆叠口1与Slot02连接,并通过堆叠口2与Slot09连接,则Slot01中的芯片转发表可以如表1所示:
根据该芯片转发表,当确定报文的目的端口所在芯片的ID(即目的芯片ID)为8时,则将该报文通过堆叠口2转发。
现有技术中,芯片转发表的生成,需要堆叠管理系统通过报文完成拓扑发现,进而根据拓扑发现数据,按照最短路径方法,计算到达各成员的转发堆叠口,然后,将目的芯片ID与转发堆叠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到芯片转发表中,并下发到转发芯片,即硬件的芯片转发表的生成依赖于软件的拓扑发现,复杂度高,实时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转发表项生成方法及设备,以提高芯片转发表项的生成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转发表项生成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成员设备的堆叠系统,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沙防撞保护儿童游乐模拟车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双充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