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旋转油气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5107.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程丙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E02F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转 油气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转油气接头。
背景技术
电铲的上下车之间的连接包扩电缆、润滑油和压缩空气,所以在电铲的回转中心就有集电环和油气接头两个元件。目前,电铲回转油气接头的放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油气接头放在集电环的上方并同轴,油管和气管经过中空集电环到达下车;另一种是油气接头在集电环下方并同轴,集电环的输入输出电缆经过油气接头到达下车。第一种方式的油气接头与液压挖掘机使用的结构类似,这种方式需要油管穿过集电环中心,为了不影响到集电环的电磁特性,只能使用橡胶软管,而这种管路泄漏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泄漏,会损坏集电环;第二种方式的电缆需要穿过油气接头。现有的油气接头结构为外圈与上车固定,内圈与下车固定,外圈上有油气的输入口,内圈上的油气输出口在底部端面(如图1,2所示)。但是油气接头直接连接在电铲的中央枢轴上,润滑油和压缩空气的出油口的接头必须在中央枢轴中间的孔内,由于中央枢轴中间孔的尺寸已定,为了让出油管和气管接头的空间,上面的方案把中心孔偏向一边,这样尺寸受到限制,集电环的电缆填充率过高,不便于安装电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旋转油气接头,以解决上述橡胶软管容易泄露,会损坏集电环,中央枢轴空间小,集电环的电缆填充率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包括连接板,内圈,外圈,耐磨垫圈,耳板和销轴,其中,所述外圈安装于所述内圈外部并套住所述内圈,所述内圈和所 述外圈之间的台阶处具有耐磨垫圈,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内圈顶部,所述外圈上开设有三个径向通孔,所述内圈外圆上开设有三个位置对应外圈径向通孔的环槽,所述内圈上还开设有三个位置对应环槽的径向通孔,所述耳板连接所述外圈,所述销轴贯穿所述耳板。
上述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其中,所述外圈可围绕所述内圈做360度旋转。
上述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其中,所述外圈上的径向通孔,所述内圈上的径向通孔和所述环槽高度一致。
上述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其中,所述内圈靠近所述环槽两侧各具有一O形密封圈。
上述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其中,所述径向通孔分别在所述内圈的内侧和所述外圈的外侧均设有螺纹。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本发明的使用,油气接头到下车的油路从内圈的内侧引出,而非底部,这样能够使内圈的内孔直径增大,即使装上管路的直角转换接头,也能够保证电缆的使用空间。
(2)通过本发明的使用,内圈的输出孔与环槽在同一高度,更加容易定位加工,且输出口上下错开,方便安装管接头;同时,由于不需要轴向孔,油气接头内圈的厚度可以更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油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油气接头的仰视图;
图3-5为本发明新型旋转油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向视图;
图7-9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3-6所示,一种新型旋转油气接头,包括连接板1,内圈4,外圈2,耐磨垫圈3,耳板5和销轴6,其特征在于,外圈2安装于内圈4外部并套住内圈4,内圈4和外圈2之间的台阶处具有耐磨垫圈3,连接板1连接内圈4顶部,外圈2上开设有三个径向通孔,内圈4外圆上开设有三个位置对应外圈2径向通孔的环槽,内圈4上还开设有三个位置对应环槽的径向通孔,耳板5连接外圈2,销轴贯6穿耳板5。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3-6所示,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外圈2可围绕内圈4做360度旋转。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外圈2上的径向通孔,内圈4上的径向通孔和环槽高度一致。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内圈4靠近环槽两侧各具有一O形密封圈7。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径向通孔分别在内圈4的内侧和外圈2的外侧均设有螺纹。
使用者可根据以下说明进一步认识本发明的特性及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