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34486.2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背上 头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上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当汽车受到猛烈的撞击时,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对乘客的头部和颈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为乘客头部提供较好的舒适性,但是当长时间乘坐汽车时,驾乘人员常常会感到颈部劳累酸痛,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头后部形状不同,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同时由于颈部椎骨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压力过大造成的。目前轿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的形状不可以改变,对乘驾人员头部的舒适性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同时结构单一、功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轻驾乘人员颈椎压力,可根据驾乘人员头部形状进行调整的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体和与座椅连接的头支架体,其特征在于:在防护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杆件交叉连接,形成立体的网状,杆件为弹性材料,杆件之间的每个网格设为网状部,内有填充物。
所述杆件在防护体的内部沿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相互交叉连接。
所述网状部内设有发泡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由多个网状部组成,网状部内部的填充物为发泡材料,由于杆件的存在,网状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网状部内的填充物可倾斜以适应不同的头后部形状,提高了舒适感,且能减轻驾乘人员颈椎压力。
2、本发明杆件在防护体的内部沿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相互连接,网状部内设有发泡材料。与头部接触部分可以适应不同的头后部形状,让头部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的头部防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支架体1、防护体2、网状部3、杆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用软PVC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的杆件27根,其中与防护体2左右长度适配的杆件9根,与防护体上下高度适配的杆件9根,与防护体前后宽度适配的杆件9根,在防护体内部分别沿防护体的左右方向分三层放置9根杆件4,每层3根,再沿防护体的上下方向分三层放置9根杆件4,每层3根,最后沿防护体的前后方向分三层放置9根杆件4,每层3根,每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3根杆件在一点交叉连接,形成一个立体的网格结构,杆件4在每个交叉点使用连接绳进行固定,每个网格形成一个网状部3,网状部3内填充发泡材料。
用软PVC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的杆件4,长5cm,在防护体2内部空间里,杆件4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通过5通、6通连接口相连接,形成一个立体的网格结构,每个网格形成一个网状部3,网状部3内填充发泡材料。
使用时由于杆件4的存在,网状部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网状部3内的发泡材料可倾斜以适应不同的头后部形状,提高了舒适感。
本发明能减轻驾乘人员颈椎压力,可根据驾乘人员头部形状进行调整。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共用电压电路模块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