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码识别装置及其投射图形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4453.8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有森;钟文斌;陈国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码 识别 装置 及其 投射 图形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提示投影图形的条码识别装置及其投射图形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条形码识别装置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仅可以使用于超市、零售店以及仓库等,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扫描获取商户信息、优惠券及登录网站等。不管是对大型超市、仓库的管理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现有技术中,一种实现方式是光源通过固定的遮罩,再经过透镜或透镜组投射出图形,其中遮罩图形可根据需求设置成条状、点状或十字等形状。另一种实现方式则是使用激光的全息投影。以激光为光源,利用激光视单色偏振光的原理,照射在全息菲林或者具有凹凸面的透明薄片上,在透射方向上投射出预先制作的固定图形。其中,所用到的遮罩或者全息菲林或者凹凸薄片。然而现有技术中所投影的图形都是固定的,无法在使用过程中随时变化,所能起到的提示作用是固定不变的,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扫描获取的图形,从而调节遮罩透光率改变提示投影图形的条码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提示投影图形的条码识别装置的投射图形调节方法。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条码识别装置,包括条码符号成像模块、解码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图形投影模块,所述图形投影模块包括投影光源、投影透镜、以及位于投影光源和投影透镜之间的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包括若干透射率调节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射率调节区域由电致变色材料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玻璃基板,所述两片玻璃之间依次铺设有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以及透明导电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采用ITO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同一波段下,所述透射率调节区域透射率最大值大于最小值的两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影光源为LED投影光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射率调节区域对于红、绿、蓝光波段的透射率单独可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透射率调节区域具有不同的形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又一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条码识别装置的投射图形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扫描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扫描状态信息输出图形数据信息和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图形数据信息和调整指令调节若干透射率调节区域的透射率;
投影出提示图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透射率调节区域具有不同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条码识别装置的可调节透光率的遮罩,通过调整改变遮罩的透射率,从而实现投射出任意不同形状的投影图形,以满足对不同形状投影的需求,增强了灵活性,其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透射率调节区域未改变透射率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透射率调节区域部分改变透射率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透射率调节区域部分改变透射率的另一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条码识别装置遮罩的透射率调节区域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条码识别装置的投射图形调节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发明中的条码识别装置包括条码符号成像模块、解码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图形投影模块。其中,图形图投影模块包括有投影光源、投影透镜以及位于投影光源和投影透镜之间的遮罩,该投影光源为LED投影光源,其遮罩的透射率则决定了该条码识别装置投射出图形的形状。特别地,遮罩由若干个透射率调节区域组成。其中,若干个透射率调节区域具有不同的形状,各个调节区域可设置成任意形状,通过单个区域透射率调节,从而使整个遮罩根据需求调整为任意的形状,从而使得投影的图形任意改变。特别地,该透射率调节区域对于红、绿、蓝光波段的透射率单独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