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电子标签一致性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4428.X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恒春;易忠林;章鹿华;徐占河;刘影;徐剑;聂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电子标签 一致性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是关于一种射频电子标签一致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900MHz)、微波(2.4GHz和5.8GHz)等技术。RFID技术广泛应用在物流、制造、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资产管理等领域。
RFID装置由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发射天线和上位机组成,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在一个区域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射频标签经过这个区域时检测到读写器的信号后发送存储的数据,读写器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信号,解码并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射频电子标签一般是带有天线和集成电路,射频电子标签在外力作用下,集成电路可以存储需要标识的数据,也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把存储的数据发射出去。读写器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与标签进行数据传输的途径,另外,读写器还提供相当复杂的信号状态控制、奇偶错误校验与更正功能等。射频电子标签中除了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外,还必须含有一定的附加信息,如错误校验信息等。待识别的数据和附加信息按照一定的结构编制在一起,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向外发送。读写器通过接收到的附加信息来控制数据流的发送。发射天线是射频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发射、接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装置功率,天线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也会影响数据的发射和接收。
标签一致性是射频电子标签最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在采用RFID技术进行射频电子标签一致性检测的过程中,存在天线发射的电磁场不可精确控制,导致无法准确检测电子标签一致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电子标签一致性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检测电子标签一致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电子标签一致性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对每个电子标签进行多次往返测试,生成接收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生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样本标准差,并计算样本标准差之和;根据所述样本标准差之和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一致性。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样本标准差之和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一致性的步骤包括:比较不同电子标签的样本标准差之和的大小,样本标准差之和越小,一致性程度越高。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生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样本标准差的步骤包括:计算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根据所述的平均值计算所述的样本标准差。
进一步地,上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平均值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性能。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所述平均值判断所述电子标签的性能的步骤包括:比较不同电子标签的平均值的大小,平均值越大,电子标签的性能越好。
进一步地,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上述的平均值:
其中,m为往返测试次数,m=1,2,3,…;i为测试样本编号,i=1,2,3,…,n。
进一步地,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上述的样本标准差:
其中,m为往返测试次数,m=1,2,3,…;i为测试样本编号,i=1,2,3,…n。
进一步地,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上述的样本标准差之和:
其中,m为往返测试次数,m=1,2,3,…;k为正整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引入基于电子标签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的进行计算并检测一致性的方法,实现了对电子标签一致性进行精确地检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