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4417.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突发 事故 打开 车窗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窗已经从手动摇窗过度到电动车窗阶段,欧美甚至已经立法将电动车窗作为汽车标准配置。但由于自然灾害、路况、驾驶人自身原因汽车事故发生率不断攀升,其中一个很常见的事故是汽车开入或跌入水中后因为乘客惊慌失措或者车窗开关进水后失灵使得车窗一时无法打开,导致车内人员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水中可自行启动也可手动打开车窗户、信号好、防水性能好、成本低的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包括车窗开关与马达,所述车窗开关与马达连接,它还包括用于检测汽车是否没入水中的水感应器,所述水感应器的位置高于汽车底盘且低于车窗开关,所述水感应器与车窗开关电连接,且所述车窗开关以及车窗开关与马达连接处均设有一层防水材料。
所述的水感应器为覆膜式压力水感应器。
所述的防水材料为聚胺脂。
所述的水感应器设置在汽车主车驾门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车窗开关以及车窗开关与马达连接处均设有一层防水材料,这样即使汽车没入水中,车窗开关也能正常工作,并且实践证明,由于车窗马达工作电压只有12V左右,工作时流过大电流处于极低阻抗状态,马达被水浸没后水的电阻比较大,虽然此时马达加电动作时会形成分路电流,但此漏电流不足以影响马达的运行,所以马达照样可以在汽车没入水中的情况下工作,即在汽车没入水中时用户也可以跟平时那样通过车窗开关来控制车窗的升降,即在汽车没入水中之后通过手动来控制车窗打开,并且又因为设有水感应器,这样当汽车没入水中一定深度之后即使乘客因为惊慌失措等原因忘记打开车窗水感应器也会检测到汽车没入水中这种情况,然后传递一个信号给车窗开关,此时车窗开关会控制马达,自动打开汽车车窗,为车内人员提供逃生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正常情况下水感应器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汽车没入水中后下水感应器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水感应器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水感应器;2、驾驶室车门;3、覆膜;4、能弯曲电极;5、不可移动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包括车窗开关与马达,所述车窗开关与马达电连接,它还包括用于检测汽车是否没入水中的水感应器1,所述水感应器1的位置高于汽车底盘且低于车窗开关,所述水感应器1与车窗开关电连接,且所述车窗开关以及车窗开关与马达连接处均设有一层防水材料。涂一层防水材料相当于将整个电路都包裹了一起,能很好的起到防水作用。
所述的水感应器1为覆膜式压力水感应器。该水感应器有一个由覆膜3形成的空腔并在腔内安装有能弯曲电极4与不可移动电极5,空腔与外面大气可以通过隔水覆膜3及通气细管与外界连接进行气体交换,空腔内与空腔外气体压力平衡,覆膜3处于非受力状态,腔内能弯曲电极4与不可移动电极5断开。当汽车没入水中水感应器浸入水中时,由于隔水覆膜3或通气管道细小,水不能进入空腔内或不能很快进入空腔内,覆膜3存在两面的压力差,在外部水压下覆膜3向内凹弯曲。当外部水深度增加到一定值水压升高到一定值时导致能弯曲电极4与不可移动电极5接通,水感应器输出一个汽车没入水中的信号。此信号经过车窗开关处理启动马达工作将车窗玻璃降下来,为车内人员提供逃生通道。压力水感应器动作压强设定为3000Pa左右,对应水深度为0.3米,即当水深超过水感应器0.3米时,水感应器1会输出入水信号。采用这种水感应器检测效果好,并且可靠性高。
所述的防水材料为聚胺脂。采用聚胺脂作为防水材料防水性能好且成本较低。
所述的水感应器1设置在汽车驾驶室车门2下部。这样接线比较方便,且不会因为汽车正常行驶中因低的水位影响而发生误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4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