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压缩感知框架下基于快速计算内积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信号重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33701.7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伟;付宁;乔立岩;彭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压缩 感知 框架 基于 快速 计算 内积 正交 匹配 追踪 算法 信号 方法 | ||
1.分布式压缩感知框架下基于快速计算内积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信号重构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根据公式:r0=Y,设定残差r初始值r0;
步骤二、根据公式:设定支撑集Ι的初始值Ι0;
步骤三、令迭代次数的初始值t=1;
步骤四、将联合观测矩阵Θ=[θ1,θ2,…,θ(n+1)N]中各个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将每次迭代所用的残差r∈RnM×1表示为:
其中:每个r(i)∈RM×1包含r中的M个元素,M为正整数,即从:r((i-1)×M+1)到r(i×M);
步骤五、采用公式:
获得内积q;n为正整数;
步骤六、通过公式:Ιt=Ιt-1∪{λt},扩展支撑集It;
式中:λt=归一化后的测量矩阵和残差的内积向量q中最大元素的索引;
步骤七、根据公式:
获得联合原始信号X的估计值;
步骤八、计算观测值Y的近似值;并根据公式:
更新残差;
其中:
步骤九、令t的值加1,并判断t的值是否小于稀疏度K,K<<N,N为稀疏信号x的长度;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返回执行步骤四,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十;
步骤十、将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列表存储,完成分布式压缩感知框架下基于快速计算内积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信号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7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消杀剂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