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3609.0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孙永军;刘伊威;邹添;倪风雷;胡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 梁式六维力 传感器 弹性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具体涉及一种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种场合,如搬运、焊接、装配等。机器人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智能化,六维力传感器因能同时感知三维空间中的全力信息,是作为机器人智能化特征的一个关键部件。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是弹性体的设计,弹性体的结构直接决定着整个传感器的灵敏度、刚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固有频率等性能,是传感器性能优劣的关键。
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多为竖梁形式。现有的竖梁式弹性体存在着灵敏度低、维间耦合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存在灵敏度低、维间耦合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
本发明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包括内环、四个内梁、四个过载保护梁、四个外环、四个外梁和八个连接板,四个内梁和四个过载保护梁沿内环的外壁均布交错设置,四个外梁设置在四个内梁的外侧,四个外梁与四个内梁一一对应设置,且外梁与其对应的内梁固定连接,每个过载保护梁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外环,相邻两个外环之间设置有一个外梁,外梁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连接板与外环固定连接,每个外环的上下端面设有两个外环通孔,内环的上下端面上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八个内环通孔,且每个内环通孔位于相邻的外环与外梁之间,每个过载保护梁的内外端面上设有一个过载保护梁通孔,内环上设有与过载保护梁通孔相通的内环工艺通孔,每个外环上设有与过载保护梁通孔正对的外环工艺通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连接板连接外梁和外环,当作用有垂直于连接板厚度方向的切向力Fx或Fy时,沿连接板的长度、高度方向的刚度远大于厚度方向的刚度,导致与My或Mx方向的耦合效果小,因此,降低了维间耦合。由于Mz与Fz的作用相对独立,因此它们的耦合效果也较小。通过增大弹性体的高度可以提高传感器整体刚度,但会因此降低Fx、Fy、Mz的灵敏度,为此将内梁的高度减小,这样在增加弹性体整体高度的同时,保持内梁高度不变,既保证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低维间耦合,也提高了传感器的整体刚度。
二、本发明X轴上的两个内梁和外梁相对于Y轴采用对称结构,Y轴上的两个内梁和外梁相对于X轴采用对称结构,这种对称结构消除了径向测力对轴向测力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刚度和动态性能,减小了重复误差,保证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的四分之三部分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内环1、四个内梁2、四个过载保护梁3、四个外环4、四个外梁5和八个连接板6,四个内梁2和四个过载保护梁3沿内环1的外壁均布交错设置,四个外梁5设置在四个内梁2的外侧,四个外梁5与四个内梁2一一对应设置,且外梁5与其对应的内梁2固定连接,每个过载保护梁3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外环4,相邻两个外环4之间设置有一个外梁5,外梁5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连接板6与外环4固定连接,每个外环4的上下端面设有两个外环通孔4-1,内环1的上下端面上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八个内环通孔1-1,且每个内环通孔1-1位于相邻的外环4与外梁5之间,每个过载保护梁3的内外端面上设有一个过载保护梁通孔3-1,内环1上设有与过载保护梁通孔3-1相通的内环工艺通孔1-2,每个外环4上设有与过载保护梁通孔3-1正对的外环工艺通孔4-2。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四个内梁2和四个过载保护梁3与内环1制成一体。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四个外梁5与四个内梁2制成一体。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四个外环4和八个连接板6与四个外梁5制成一体。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外环4上的两个外环通孔4-1相对于外环工艺通孔4-2的轴线对称设置。这样设计可以确保载荷(力或力矩)的传递更加均匀。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雾探测器警戒值自动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庭安防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