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用于血清中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33325.1 申请日: 2013-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3529009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韩家淮;吴选俊;韩守法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G01N21/33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刘勇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 荧光 探针 cy cl 用于 血清 硫化氢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探针,尤其是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用于血清中硫化氢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以具有臭鸡蛋味道而为人们所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硫化氢与细胞内CO、NO一样充当着细胞信号传递中第一信使的重要功能。硫化氢被认为在细胞内介导着大量的生理及病理功能,如细胞增殖、保护心血管、刺激血管新生及抗氧化作用等。人体及其他生物系统内也存在内源性硫化氢,据报导血液中内源硫化氢的浓度为10~100μM。因此发展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血液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对疾病的诊断、生命过程的探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报导,目前应用于硫化氢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D.Jimenez,R.Martinez-Manez,F.Sancenon,J.V.Ros-Lis,A.Benito,J.Soto,J.Am.Chem.Soc.2003,125,9000)、电化学分析法(D.G.Searcy,M.A.Peterson,Anal.Biochem.2004,324,269;C.J.Richardson,E.A.M.Magee,J.H.Cummings,Clin.Chim.Acta.2000,293,115)、气体色谱法(J.Radford-Knoery,G.A.Cutter,Anal.Chem.1993,65,976)和荧光分析法等。据研究发现,硫化氢在机体内的代谢极快,导致其在机体内的浓度变化很快,从而使得准确监测机体内硫化氢的含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难题。然而传统的方法都不能达到准确、快速而实时检测机体内硫化氢含量的目的。此外,荧光分析法以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且可以实时监测而备受广大科学工作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很多课题组都在极力研究各种荧光探针以应用于硫化氢检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A.R.Lippert,E.J.New,C.J.Chang,J.Am.Chem.Soc.2011,133,10078;H.Peng,Y.Cheng,C.Dai,A.L.King,B.L.Predmore,D.J.Lefer,B.Wang,Angew.Chem.2011,123,9846;C.Liu,J.Pan,S.Li,Y.Zhao,L.Y.Wu,C.E.Berkman,A.R.Whorton,M.Xian,Angew.Chem.2011,123,10511)。然而这些探针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缺点而使得他们并不能满足生物学或医学的需求(W.-M.Xuan,C.-Q.Sheng,Y.-T.Cao,W.-H.He,W.Wang,Angew.Chem.Int.Ed.2012,51,2282–2284)。因此继续努力探求新的能准确、快速而实时监测机体硫化氢动态平衡的荧光探针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目前发现了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可以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血清中硫化氢的含量。所述探针Cy-Cl属于花青素系列,其在胎牛血清中吸收值为790nm,且吸收值一直很稳定,说明Cy-Cl不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化学反应。所述探针Cy-Cl在胎牛血清中以波长760nm的激发光激发能发出波长为795nm的荧光。探针Cy-Cl在含有硫化氢的血清中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图都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探针Cy-Cl可以用来检测血清中硫化氢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血清中硫化氢含量的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用于血清中硫化氢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的标准溶液,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Cy-Cl为花青素分子类型,分子式为C32H36ClN2+,结构式为:

2)制作检测Na2S的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硫化钠标准血清溶液,在一系列硫化钠标准血清溶液中分别加入Cy-Cl的标准溶液,反应后在紫外吸收光谱仪上测OD790nm值,绘制第一种标准曲线;或反应后在荧光光谱仪上测Em795nm(激发Ex:760nm)值,绘制第二种标准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