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6气体过热分解气样的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33171.6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炬;张晓星;姚强;黄秀娟;曾福平;侯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30/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胡正顺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f sub 气体 过热 解气 采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F6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SF6气体绝缘设备接触面过热性故障模拟装置的过热性故障模拟元件产生的SF6气体过热分解气样的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分子为正八面体结构,具有极强的电负性,SF6气体具有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因此用其作为绝缘介质能大大减小设备尺寸。SF6气体绝缘设备由于其绝缘强度高、运行稳定、结构紧凑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在我国的电网改造,特别是城市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大量的现场运行经验表明,尽管SF6气体绝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要高于普通的电气设备,但其内部不可避免的绝缘缺陷会随着运行时间增长而不断的恶化,最终会发展成绝缘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SF6气体绝缘设备常见的故障按照其故障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过热性故障、放电性故障以及机械性故障,以前两种为主,并且机械性故障常以过热性故障和放电性故障的形式表现出来。SF6气体绝缘设备过热性故障会导致设备内的主要绝缘介质SF6气体发生分解,并且与气室中混杂的微量氧气(O2)、微量水蒸气(H2O)、金属材料以及固体绝缘材料等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比较复杂。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氟化硫酰(SO2F2)、氟化亚硫酰(SOF2)、二氧化硫(SO2)、氟化氢(HF)、硫化氢(H2S)等,还有一些固体产物,如氟化铝(AlF3)等。SF6气体绝缘设备中发生过热性故障时,SF6气体分解组分与过热性故障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有密切的关系,能够通过检测SF6气体分解组分,得到SF6气体绝缘设备的过热性故障信息,从而实现对SF6气体绝缘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准确评估。为了保证SF6气体过热分解气样采集的精确性,获取可靠的实验数据,研制SF6气体过热分解气样的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内温度自动保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悬架下摆臂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