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钟罩式烧结箱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3123.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廖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0 | 分类号: | F27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钟罩式 烧结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钟罩式烧结箱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钟罩烧结箱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是烧结金属摩擦材料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在烧结过程中,材料被密实,而烧结摩擦材料常用的设备是钟罩炉,被烧结的摩擦零件以一摞或几摞置于底座上,将传递压力的烧结石墨盘摞放在烧结件上,然后罩上烧结箱(保护罩),再罩上加热钟罩,这两个罩子在自重的作用下沉入密封水池中,通保护气体(易爆炸),通电进行加热烧结,通常烧结温度在800~1040℃,进行2~3小时的高温烧结后将加热钟罩吊除,再罩上冷却罩加压水冷,整个烧结过程烧结箱起到保护烧结零件作用,它需承受高温和高温下急冷的应力作用,烧结箱的好坏和寿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目前广泛使用的钟罩式烧结箱,是由箱头、箱底和箱体组成,箱体是由多个环形钢圈组合焊接而成,箱体与箱头、箱底焊接组成钟罩式烧结箱。钟罩式烧结箱在烧结过程中,受高温和自身重量的作用,焊缝会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箱体也会不断拉长,造成烧结箱出现漏气和烧结箱体过长阻碍烧结横梁复位,烧结时压力施加不到零件上的现象,导致产品氧化和烧结废品的产生,由于烧结保护气体易燃、易爆,所以给生产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钟罩烧结箱防护装置,主要是为了解决钟罩式烧结箱焊缝裂纹和箱体拉长的问题,提高烧结箱的寿命,提供一种即结构及制造工艺简单、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钟罩式烧结箱防护装置,包含底座、烧结箱和在内部的石墨盘,烧结箱上有焊接点,所述的底座边缘有水槽;所述的烧结箱底部有横切面为倒U型的垫板;垫板放入水槽内,之间有密封水作为缓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烧结箱是用多个部件焊接而成,本发明通过密封水的设计,当有烧结箱有外力存在时,水槽中的密封水会受到比烧结箱重力更大的力的做哟娜,使密封水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将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当烧结箱因高温膨胀时,可进一步的对密封水进行进一步压缩,防止了烧结箱因膨胀而焊接点出现裂缝等现象,当烧结箱因低温收缩时,密封水的体积膨胀,将存储的内能转化为势能,将垫板往上推,避免了烧结箱应自身重力的作用,将烧结箱拉长和焊接点开裂等现象。避免了烧结箱出现漏气和烧结箱体过长阻碍烧结横梁复位,产生产品氧化和烧结废品等现象;消除了烧结时压力施加不到零件上的现象;同时消除了诸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烧结箱,3-石墨盘,4-垫板,5-密封水,6-焊接点,7-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钟罩烧结箱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烧结箱2、以及在烧结箱2内部的石墨盘3,烧结箱2有壳头、壳体和壳底焊接点6焊接而成,烧结箱底部有横切面为倒U型的垫板4,在底座1与垫板对应位置上有水槽7,垫板4放在水槽7中,并且之间有密封水5作为缓冲。
工作时,首先对烧结箱2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且固定不变,当烧结箱2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传力给垫板4,进而对密封水进行压缩,将能量转换为内能储存。
然后进人加热烧结阶段,这时会烧结箱2应高温作用,开始膨胀,这是密封水可以进一步的压缩,避免了烧结箱2在固定位置因无法膨胀而产生裂缝;当烧结结束降温时,烧结箱2应温度降低而产生收缩现象,这是密封水5开始膨胀,将内能转化为势能,避免了烧结箱2因自身底部重力的作用,而产生拉长以及焊接点开裂等现象。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本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