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室箱内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880.2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怡;李雪元;许煜雄;黄永华;张良俊;胡燕飞;陆紫生;徐烈;蔡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元华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低温 环境模拟 试验室 箱内舱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内舱体结构。
背景技术
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是测试电子器件的环境耐受性能的一个重要设备。在航天设备及试件的地面热环境试验中,如太阳能帆板的展开试验,航天器对接试验等,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的设计制造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在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的设计中,试验箱的内舱体必须满足以下需求:(i)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内部试验空间的独立性;(ii)轻量化,减少舱体热容对试验空间温控精度的影响;(iii)良好的强度、刚度,满足试验过程中的承重要求。在现有大型环境试验箱的设计中,密封性和箱体强度往往不够高,高低温交变的试验条件会引起试验箱内舱体的巨大变形,使内舱体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内舱体的设计遭遇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室箱内舱体结构,内舱体结构包括多个不同的分室,各分室主要由承重框架、密封板及平板连接组成,承重框架主要由多根钢梁及多根钢柱组成,多根钢梁及多根钢柱相互垂直并固定连接;密封板由瓦楞板制成,密封板与多根钢梁及多根钢柱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内舱体结构的壁面和顶面,平板与承重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内舱体结构的底面。
内舱体还包括分室间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分室,所述分室间连接结构包括四块连接板、所述相邻分室的所述承重框架与所述四块连接板连接的对接部分、和一块盖板,所述连接板由瓦楞板制成,并与所述对接部分焊接,形成四周密封的矩形空间;所述盖板铺设在位于所述矩形空间底部的所述连接板上,保证底面密封面的平整性。
在内舱体各个分室的四个角落连接处,承重框架的钢柱在朝向内舱体内部的一角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通槽,承重框架的两根钢梁通过焊接吊耳和插销相连接,焊接吊耳分别焊接在两个对接的钢梁上,两个焊接吊耳均有一个通孔,插销插入通孔,将两个钢梁上的焊接吊耳铰接,所述钢柱开槽处的两个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钢梁焊接。在角落连接处形成柔性连接结构,它可以保证在基本上不牺牲承重框架竖向刚度与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承重框架在水平面内的变形柔性,缓解高、低温交变试验环境下产生的热应力问题。
在内舱体各个分室非角落连接处,钢柱在朝向内舱体内部的一面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槽,钢梁与钢柱焊接,在焊接处,钢柱开槽处的截面与一个半环形连接板的两端焊接。在非角落连接处形成柔性连接结构,它可以保证在基本上不牺牲承重框架竖向刚度与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承重框架在水平面内的变形柔性,缓解高、低温交变试验环境下产生的热应力问题。
优选的,承重框架为不锈钢方型钢。
优选的,瓦楞板为不锈钢。
优选的,平板为不锈钢。
优选的,盖板为环氧玻璃钢板。
试验箱长度可达30米以上、宽6米以上、高8米以上、局部高度12米以上,且能在-100℃至100℃环境下良好保温且稳定工作。该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箱内舱体结构具有强度好,稳定性好,密封性好,整体性强,模块化强,施工简单,耐大温差冲击等优点。既能满足试验过程中的承重要求,又不易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内舱体承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内舱体承重框架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内舱体承重框架的立柱和横梁的另一个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内舱体分室间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舱体由多个不同的分室构成,每个分室可选择性的进行单独或者联合实验,内舱体包括承重框架1、密封板2、平板3及分室间连接结构4。承重框架1可采用不锈钢方型钢,其截面尺寸有多种规格。密封板2为瓦楞板,可为不锈钢瓦楞板,不锈钢瓦楞板的波节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可采用梯形、矩形、波浪形等。平板3可为不锈钢平板,不锈钢平板3与不锈钢方型钢1承重框架的底部架体构成试验箱内舱体的底部密封面。密封板2与承重框架1焊接构成内舱体结构的壁面和顶面,分室间连接结构4将试验箱相邻分室柔性连接,保证分室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元华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元华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用烧杯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