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的刚性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743.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兆泉;钟阳;李照德;曹沂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兆泉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5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26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桩端板 刚性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桩基础,具体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的刚性连接方。
背景技术
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的连接,绝大部分采用焊接形式,按照规范要求,电焊完后须停8分钟再沉桩,可是施工队为了抢进度,都不遵守规程,其结果,较高温度的端板经淬火产生裂隙,降低了焊接强度,当遇地震或强风暴时,会有很大隐患。另有极少数端板的连接采用连接杆或弹簧锁片的形式,但这两种连接方式皆为自由节式连接,既不抗震也不抗剪。因此,设计院的总工们压力大,尤其建工设计院的总工、省结构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往往因此而夜不能眠,这充分体现出其强烈的责任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的刚性连接方法,该方法将上、下两根混凝土桩端板连接后能够既抗拉又抗剪。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的刚性连接方法,步骤如下:
(1)、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桩端板,端板的上表面边缘制出起抗拉作用的凸缘,端板的下表面边缘制出起抗剪作用的半圆孔或梯形槽;
(2)、在施工现场,将上、下两根混凝土桩端板对齐后,上、下两个端板的半圆孔或梯形槽合拢形成圆形或六边形抗剪孔,将尺寸匹配的圆柱体钢件或六棱体钢件装进抗剪孔内,再将钢扣件扣在上、下端板的凸缘上,即完成了上、下两个混凝土桩端板的刚性连接。
所述的钢扣件上、下两头各向内弯折35-55度,其弯曲的圆弧段与端板的凸缘表面贴合相连、直线段紧靠端板上斜置的挡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抗拉功能的凸缘和抗剪孔皆在制作端板的钢水浇铸模具内预先设置,通过离心浇铸工艺制作出的端板,抗拉凸缘和抗剪孔的一半已经形成,上、下端板就具有了抗拉、抗剪的安装条件。所以,本发明不但大幅度降低了机械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端板加工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施工速度。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给桩基础施工质量带来了突出的技术效果。为我国建筑业桩基础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此连接法即为抗拉、抗剪的刚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钢扣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圆形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六边形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钢扣件连接在端板上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为:1-上端板,2-下端板,3-凸缘,4-钢扣件,5-钢件,6-挡板,7-混凝土桩,8-半圆孔或梯形槽,9-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由混凝土桩端板和钢扣件等组成。所述的端板包括上一根预应力混凝土桩7的上端板1和下一根预应力混凝土桩的下端板2。本发明将端板生产厂家的模具作改良:在制作端板的钢水浇铸模具内预先设置,使离心式生产工艺制作的端板成为外表面具有抗拉功能的凸缘3和内表面具有抗剪功能的半圆孔或梯形槽8。改进后的模具,可工业化制作大量端板,能节省旧工艺对每个端板进行机械加工的重复劳动和费用。
在施工现场,将上、下两根混凝土桩端板对齐后,上、下两个端板的半圆孔或梯形槽合拢形成完整的圆形或六边形抗剪孔,将尺寸匹配的圆柱体形钢件或六角形体钢件5压进或打进抗剪孔内,再将弹性材料制的钢扣件4扣在上下端板的凸缘上,即完成了两端板的刚性连接。
所述钢扣件的上、下两头各向内弯折45度,在两头弯曲的圆弧段与端板的凸缘表面贴合相连、直线段紧靠端板上斜置的一块挡板6。挡板设置在端板的表面和围裙之间,位于凸缘3前面并倾向凸缘,挡板6的一个作用是压住钢扣件以防其伸展拉直而松脱,挡板的另一个作用是挡住混凝土以有利于顺利安装钢扣件,确保钢扣件与端板连接稳固,勾紧端板上的凸缘。
本发明所述的抗剪孔5,可为圆形、六边形、方形、矩形和其它任意几何多边形。所述的弹性钢扣件4,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不锈钢板、碳素钢板、钢棒、螺纹钢等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兆泉,未经郭兆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抗氧化有色PPS长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调节剂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