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591.2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终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笔记本电脑功能越来越多,发热量越来越大,而厚度越做越薄,从而导致散热效果越来越差。对于游戏玩家或常用大型软件的用户来说,运行大型软件,往往因为温度过高迫使电脑风扇转速提高;显卡温度过高引起强制关机,死机等状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降低笔记本电脑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有效的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提高笔记本电脑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部分和能够相对于主机部分翻转的显示器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上底盘和下底盘,所述下底盘上具有用于设置所述主机部分电子器件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底盘盖设于所述下底盘上,且所述主机部分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下底盘和所述上底盘之间的连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的连接结构;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上底盘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底盘的上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上底盘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底盘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散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上底盘下表面的卡钩;
设置在所述下底盘的凹槽,所述卡钩的其中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底端设有用于在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之间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与所述卡钩卡接的卡口,所述凹槽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在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之间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止挡所述卡钩脱出的止挡件;
用于在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之间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支撑所述上底盘的弹性支承件。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呈L型结构,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上底盘的下表面连接;
用于与所述卡口卡接的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
所述止挡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凹槽顶端用于在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止挡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一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口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的底端,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第一端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止挡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凹槽的顶端、用于在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的连接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止挡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呈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凸设于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的顶端;
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口卡接时,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外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卡口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底盘的弹簧槽内,另一端与所述上底盘的下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部分的四个边角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笔记本电脑的厚度的前提下,有效的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提高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笔记本电脑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下底盘与能够相对于主机部分翻转的显示器部分结合示意图;
图3表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上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上底盘与下底盘位于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上底盘与下底盘位于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描述,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能够相对于主机部分翻转的显示器部分3和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上底盘2和下底盘1,所述下底盘1上具有用于设置所述主机部分电子器件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底盘2盖设于所述下底盘1上,且所述主机部分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下底盘1和所述上底盘2之间的连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化的连接结构;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上底盘2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底盘1上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上底盘2下表面与所述上底盘2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散热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