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529.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修昆;张青松;孔维平;廖光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6 | 分类号: | A62D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夏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复合 灭火 介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包括以下组分:
粒径范围在1~20μm的超细粉体,占灭火介质质量分数的60~70%;
粒径范围在200~500nm的纳米粉体,占灭火介质质量分数的25~35%;
表面改性剂,占灭火介质质量分数的2~3%;
热敏性物质,占灭火介质质量分数的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粉体为磷酸铵盐或者碳酸盐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纳米粉体为磷酸铵盐或者碳酸盐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铵盐选自磷酸二氢胺、磷酸氢钠、磷酸氢钾、磷酸胺、磷酸钠、磷酸钾;所述碳酸盐选自碳酸氢铵、碳酸氢钾、碳酸铵、碳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性物质为尿素;所述表面改性剂为有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烷选自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粉体中90%重量的粉体粒径在1~5μm范围内;所述纳米粉体中90%重量的粉体一维粒径在300~500nm范围内。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粉体分散到液体介质中,然后按照预设比例加入有机硅烷回流加热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将改性后的纳米粉体从液体介质中分离干燥;
(2)制备获得超细粉体及热敏性物质;
(3)将改性后的纳米粉体、超细粉体及热敏性物质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中液体介质选自醇、醚或极性非质子溶剂;加热回流的温度介于室温和液体介质的沸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2)中超细粉体及热敏性物质通过气流粉碎法获得。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复合粉体灭火介质作为灭火剂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5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植物原料防治热痱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绿豆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