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建筑仿木吊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2257.7 | 申请日: | 2013-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季春华;金雪龙;倪顺美;陈飞;崔金龙;黄铭昌;李伯森;刘正;陆辰;穆恩典;王进阳;尤静岚;张世堂;戴启武;凌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E04F13/0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吊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仿木吊顶。
背景技术
传统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源远流长,其建筑风格多样,从建筑材料选取上,基本以木主。但木材易干缩、湿胀、变形、翘曲;腐朽、虫蛀;易于燃烧;木材变异性质大、绝度强度小;木材存在着天然的缺陷。木材资源巨大的消耗造成地球生态环境出现不平衡。随着现代人审美要求的提高,精神需求不断变化,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已是当今的不二主题。仿木吊顶轻质化材料,解决了木材本身的质量缺陷,增强了质量的稳定性,以期达到仿木效果,避免影响观感效果。木制吊顶存在以下弊端:1、易干缩、湿胀、变形、翘曲;2、腐朽、虫蛀;3、易于燃烧;4、木材变异性质大、绝对强度小;5、木材存在着天然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仿木吊顶,它通过仿木吊顶轻质材料的特性,解决了木材本身的质量缺陷,增强了质量的稳定性,以期达到仿木效果,避免影响观感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建筑仿木吊顶,它包括铝板龙骨、灯槽龙骨、铝板、铝板造型;铝板包括灯槽上铝板、灯槽铝板、灯槽下铝板,所述铝板龙骨通过吊筋安装到建筑顶部,灯槽龙骨通过吊筋安装到建筑顶部,铝板龙骨位于吊顶结构上部,灯槽龙骨位于吊顶结构中部,铝板龙骨与灯槽龙骨之间连接有灯槽上铝板;灯槽龙骨的侧面端头设置有灯槽铝板,灯源设置位于灯槽铝板内侧,灯源安装在灯槽龙骨上;灯槽龙骨下方连接有铝板造型,灯槽铝板和铝板造型之间设置有灯槽下铝板。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所述铝板之间的连接以母子扣搭接方式固定。
所述灯槽上铝板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
所述灯槽铝板的截面为圆角的L形。
所述灯槽下铝板的主体截面为圆角的L形,在靠近铝板造型的一端设有凹槽结构。
所述铝板造型截面为长方形,下部连接有端部造型件,端部造型件的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古建筑仿木吊顶,它通过仿木吊顶轻质材料的特性,解决了木材本身的质量缺陷,增强了质量的稳定性,以期达到仿木效果,避免影响观感效果;节约天然材料,提高安全性能,还增加装饰效果,又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灯槽上铝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灯槽铝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灯槽下铝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铝板与角码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其中:1 灯槽上铝板;2 灯槽铝板;3 灯槽下铝板;5 铝板造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古建筑仿木吊顶,它包括铝板、铝板龙骨、灯槽龙骨;铝板包括灯槽上铝板1、灯槽铝板2、灯槽下铝板3;铝板为成品施工,工序少,便于安装,检修方便,防火等级高。铝板加工要精确,厚度为2.5mm,色泽光丽,纹路均匀、自然、细腻,不允许有色差漏底脱落杂质等缺陷。
铝板龙骨通过吊筋横向固定于上侧部,铝板龙骨的骨架间距准确,方便连接。灯槽龙骨通过吊筋横向固定于中部,铝板龙骨与灯槽龙骨上下之间连接有灯槽上铝板1,灯槽龙骨侧端垂直连接有挡板件,挡板件外侧与铝板龙骨下端部包连着灯槽铝板2,挡板件与灯槽上铝板1之间设置灯源,灯槽龙骨中间向下通过长形连接件连接有铝板造型5,灯槽龙骨下端与灯槽铝板2的连接处,同铝板造型5侧边之间安装有灯槽下铝板3。如图5所示,铝板安装基层的骨架选用钢20*40热镀锌方管,间距根据铝板的分割。热镀锌方管与铝板之间用可微调角码连接,以燕尾螺丝固定。铝板吊挂考虑拼接整体化接缝技术,设计母子扣原理的搭接方式,进行密拼,计划采用工厂预制预排,现场编号搭接,从而控制延展性误差。
如图2、图3所示, 灯槽上铝板1的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灯槽铝板2的截面为圆角的L形。灯槽下铝板3的主体截面为圆角的L形,在靠近铝板造型5的一端设有凹槽结构。铝板造型5截面为长方形,下部连接有端部造型件,端部造型件的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
本实施例采用异形构件造型技术:计划对吊顶进行整体设计,根据空间排版将各异形构件单独深化,寻找模具厂商开模,试制出构件大样并进行实体预装,模具加工工艺应一次成型,避免多步挤压造成局部变形。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发明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数据管理方法及电网数据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顶棚转动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