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1864.1 | 申请日: | 2013-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光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用 蒸发器 串联 双效第 一类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收式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品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利用传统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资源满足用户的需求时,随着对供热温度要求是升高,对应机组的性能指数也会随着降低,对余热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降低。
为了在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温度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使机组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为了更高效的利用余热资源,本发明采用巧妙的流程,得到了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其溶液在实现双效流程时采用倒联的形式,该机组对不同品位的余热可在不同的循环中应用,在能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同时拥有较高的性能指数,且该机组具有多个供热端,该机组更丰富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类型,可以更高效的利用余热介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四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四溶液热交换器、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一节流阀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第一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联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三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四发生器和第四节流阀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四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第二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与蒸发器联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分别与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第三发生器,4—第四发生器,5—第一吸收器,6—第二吸收器,7—第一冷凝器,8—第二冷凝器,9—蒸发器,10—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1—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2—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3—第四溶液热交换器,14—第一节流阀,15—第二节流阀,16—第三节流阀,17—第三节流阀,18—第一溶液泵,19—第二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共用蒸发器的双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光,未经刘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1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米霉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箱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