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式躺椅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1035.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应富强;郑忠明;季磊;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1/0355 | 分类号: | A47C1/035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躺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躺椅。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一款舒适多功能的升降式躺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现代的躺椅允许使用者向前伸展搁脚板、相对于座部向后后仰靠背和抬升座部以便其、躺靠。可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座椅上的联动机构机构复杂,复杂的结构限制了电动装置的安装空间,这样就需要增大电动装置的行程或采用多个电动装置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躺椅联动组件结构复杂、电动装置安装空间受到限制、椅子整体笨重以及价格昂贵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性高的升降式躺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搁脚板、坐板和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均通过支撑块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通过支撑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坐板和搁脚板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
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的底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板体,所述的坐板上固接有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第一滑槽;两侧所述的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联动轴,所述的联动轴上分别与第二板体、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的支撑块上;所述的第七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第六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的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中部与第四板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一端与搁脚板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五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的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的第四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靠背的下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上设有第六轴心和第七轴心,所述的搁脚板通过所述的第六轴心与所述的支撑块枢接,所述的搁脚板通过所述的第七轴心与所述的第三板体枢接;
所述的坐板上设有第五轴心和第三轴心,所述的坐板通过所述的第五轴心与支撑块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所述的第六板体与所述的第三轴心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所述的第三轴心可沿所述的坐板上的第一滑槽滑动;
所述的靠背上设有第十一轴心和第二轴心,所述的靠背通过所述的第十一轴心与第四板体枢接;所述第四板体通过第十轴心与第五板体枢接;
所述的第五板体通过第九轴心与所述的第三板体枢接;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轴心,所述的第一板体通过第一轴心与电动推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第八轴心与第七板体的另一端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槽呈倒L型结构。
本发明升降式躺椅的运动原理为:
搁脚板前伸和靠背后仰阶段,座部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电动推杆缓慢伸长,带动联动轴上的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绕着第四轴心顺时针转动。其中第六板体通过第三轴心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坐板保持静止;同时,第五板体带动第九轴心运动,由于第九轴心处于第二滑槽的极限位置,因此带动坐板绕着第六轴心转动;同时,第五板体也带动第十轴心运动,进而带动了靠背绕着第二轴心转动。整个过程靠背与搁脚板进行联动,搁脚板和靠背都运动到极限位置,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搁脚板和靠背都回复到初始位置。
座部抬升阶段,搁脚板保持在初始位置,按动电控开关,电动推杆缓慢收缩,带动联动轴上的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绕着第四轴心逆时针转动。其中第六板体通过第三轴心沿着第一滑槽滑动,进而带动坐板绕着第五轴心转动,转动的过程也即是抬升的过程;同时,第五板体通过第十轴心带动第四板体运动,进而带动靠背绕着第二轴心转动。当座部运行到极限位置时,控制电控开关,整体结构运动与上述相反,座部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保留原来躺椅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联动方案,达到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价格便宜等各种要求,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很好地克服了原来躺椅各方面的缺陷,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同一椅子在初始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同一椅子搁脚板和靠背联动状态下侧视图。
图4是同一椅子在座部抬升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1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