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共享在线日志实现异构同平台的数据库集群搭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0906.X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强;乔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共享 在线 日志 实现 平台 数据库 集群 搭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共享在线日志实现异构同平台的数据库集群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用来保存计算最终结果的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也相对成熟。然而,对于所有数据库而言,除了记录正确的处理结果之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提高处理速度,数据可用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集可扩性。将多个数据库联在一起组成数据库集群来达到上述目标应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
本文试图对当前主要的数据库集群用到的具体技术和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进行分析并作点评,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数据库集群的评价参考。
下面讨论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分属两类体系: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技术和基于数据库网关(中间件)的集群技术。提高磁盘速度:主要思想是提高磁盘的并发度。尽管实现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最后的目的都是提供一个逻辑数据库的存储映象。
系统为了提高磁盘访问速度,建立一个虚拟的涵盖所有数据“大”数据库,而不用去考虑数据的实际物理磁盘存放位置。 分散数据的存放:利用多个物理服务器来存放数据集的不同部分,使得不同的服务器进行并行计算成为可能。
ORACLE RAC是共享磁盘的体系结构,用户只需简单地增加一个服务器节点,RAC就能自动地将这节点加入到它的集群服务中去,RAC会自动地将数据分配到这节点上,并且会将接下来的数据库访问自动分布到合适的物理服务器上,而不用修改应用程序;UDB是非共享磁盘的体系结构,需要手工修改数据分区,MSCS和ASE也是同样情况。ICX是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对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都是透明的。可以用来集群几个数据库集群。
系统通过化整为零的策略,将数据表格分散到多个服务器或者每个服务器分管几个内容不同的表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多服务器间并行运算以提高访问速度。
对称多处理器系统:
利用多处理机硬件技术来提高数据库的处理速度。所有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都支持这个技术。
将多CPU处理器进行合理调度,来同时处理不同的访问要求,但这种技术在数据库上的应用的实际收益是很有限的。
交易处理负载均衡:在保持数据集内容同步的前提下,将只读操作分布到多个独立的服务器上运行。因为绝大多数的数据库操作是浏览和查询,如果我们能拥有多个内容同步的数据库服务器,交易负载均衡就具有最大的潜力(可以远远大于上面叙述的最多达四个处理器的对称多处理器系统)来提高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同时会具有非常高的数据可用性。
所有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系统都只支持一个逻辑数据库映象和一个逻辑或物理的备份。这个备份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数据灾难。因此,备份里的数据只能通过复制机制来更新,应用程序是不能直接更新它的。利用备份数据进行交易负载均衡只适用于一些非常有限的应用,例如报表统计、数据挖掘以及其它非关键业务的应用。
负载平衡算是一项“老”技术了。但将性能提高到最大也是集群设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传统意义上,利用备份数据进行交易负载均衡只适用于一些非常有限的应用。
上述所有技术在实际部署系统的时候可以混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目前的数据库集群模式主要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共享数据模式的实例冗余,例如oracle的RAC,第二种是基于共享日志模式的数据库冗余,例如oracle的dataguard。这两个方案有明显的优缺点,RAC的缺点是:在系统规划设计较差时性能甚至不如单节点;可能会增加软件成本(如果使用高配置的pc服务器,Oracle一般按照CPU个数收费)。Dataguard的缺点是:最大保护和最高可用模式,对于主数据库系统资源占用很高;最大性能模式在灾难发生时,有数据丢失;要求主数据库和备用数据库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版本一致。
相对于前两面的两种数据库集群方式做一个折中,将在线日志放于共享设备上既可以节约整个数据库集群的成本,又可以保证整个数据库集群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共享在线日志实现异构同平台的数据库集群搭建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