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箱包表面的喷涂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0814.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来运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箱包 表面 喷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喷涂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硬质箱包表面的反光感及金属感的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箱包从材质上可分为软箱和硬箱两大类,软箱一般采用布料或皮料等软质材料做成;硬箱一般采用塑胶材料,贴覆PC膜后出板成型。然而,传统的硬箱因贴覆PC膜,致使其表面硬度非常低,十分容易划伤,而且箱包表面涂层的颜色变化度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增加箱包表面的反光感及金属感的表面喷涂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硬质箱包表面的喷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箱包的塑胶基材出板成型后,在塑胶基材表面喷涂上一层底漆,并于65~75℃下烘烤定型25~35分钟;
2)以蒸镀的方式在箱包的底漆层上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3)在箱包的金属镀层上喷涂上一层UV色漆,并于50~60℃下经过紫外光照射35~45秒固化定型;
4)在箱包的色漆层表面喷涂上一层UV面漆,然后于50~60℃下经紫外光照射固化40~50秒即可。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塑胶基材为PC、ABS、PVC、APS、PP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塑胶基材为PC和ABS的混合材料。
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底漆为无色PU漆,漆膜厚度为15μm~25μm。
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金属镀层为金属Al层或金属Sn层;其镀层透过率为1~5%。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UV色漆的漆膜厚度为10μm~20μm。
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紫外光照射能量为800~1000mj/cm2。
优选的是:步骤4)中的所述的UV面漆为透明UV面漆,漆膜厚度为35μm~45μm。
优选的是:步骤4)中所述的UV面漆的硬度为1-2HB。
优选的是:步骤4)中的紫外光照射能量为900~1100mj/c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硬质箱包表面喷涂过程中增加金属镀膜步骤,增强了箱包表面的反光感,同时与UV色漆配合,不仅实现了颜色上的多样化,提升了箱包表面的硬度,增强了箱包表面的耐划伤耐摩擦性,而且使得箱包整体体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金属质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经本发明的喷涂工艺喷涂后的箱包表面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若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各种漆类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所得。
本发明所述的硬质箱包的表面喷涂工艺,其详细步骤如下:
1)箱包以塑胶基材出板成型后,在基材表面喷涂上一层漆膜厚度为15μm~25μm的无色PU底漆,其中:所述的塑胶基材为PC、ABS、PVC、APS、PP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材料,优选PC和ABS的混合材料,更进一步优选PC:ABS的重量比为7:3的混合材料。此步骤用于增强对基材的保护作用,使得基材表面更为平整,提高基材表面的附着力,为后续喷涂做准备;
2)将喷涂有底漆的箱包放入烘烤流水线上于65~75℃下烘烤定型25~35分钟;
3)以蒸镀的方式在箱包的底漆层上镀上一层镀层透过率为1~5%的金属镀层,以增强箱包表面的反光性能,此处的蒸镀方式以现有的蒸镀方法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工艺过程;
4)根据箱包的颜色设计要求,在箱包的金属镀层上喷涂上一层漆膜厚度为10μm~20μm的UV色漆,并于50~60℃下经过紫外光照射35~45秒固化定型,其中,紫外光的照射能量为800~1000mj/cm2;
5)在箱包的色漆层表面喷涂上一层漆膜厚度为35μm~45μm的UV面漆,所述UV面漆的硬度为1-2HB,然后于50~60℃下经紫外光照射固化40~50秒即可,其中,紫外光照射能量为900~1100mj/cm2。
通过上述喷涂工艺,对箱包的表面进行处理后,箱包表面的涂层结构如附图1所示,在基材1上,从底层至表层依次为:底漆层2、金属镀层3、UV色漆层4和UV面漆层5。
实施例1
一种硬质箱包的表面喷涂工艺,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来运,未经陈来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