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结露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0776.X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舒庆;蒲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G01W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结露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结露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露传感器,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阻式结露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所示,电阻式结露传感器,包括印在陶瓷绝缘基板11上的梳形状电极12,梳形状电极12上覆盖有由树脂和导电粒子形成的感湿电阻薄膜13,具体的该感湿电阻薄膜13由亲水性的丙烯酸树脂和碳素粉烧结而成。原理为当结露传感器表面有水分吸收时,导电粒子间隔扩大而使电阻急速上升,通过电阻的变化得知湿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是否结露。但是由于感湿电阻薄膜13如果被空气中的污染物污染,其感应的特性将发生变化,以致失效,因此不适合放置在户外监测自然结露,只适合在试验室和仪器中监测是否结露。目前在气象观测上,对于结露的观测通常是通过人工观测观测场内是否结露,并进行记录,费时费力,且监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结露传感器,可以实现气象观测中结露的自动监测。
为解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式结露传感器,包括基板,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电容栅,所述电容栅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电容栅包括两组梳状电容板,两组所述梳状电容板交叉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容式结露传感器在未结露时,结露传感器的电容栅之间的电容为C1:C1=k×S1/r1,K为常数,S1为电容栅侧面积,r1为电容栅的两梳状电容板侧边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容式结露传感器在结露时,结露传感器的电容栅之间的电容为C2:C2=0.5×k×S2/r,K为常数,S2为电容栅面积,r2为电容栅的两梳状电容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容式结露传感器还包括测量电路,所述测量电路与所述电容栅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0.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或绝缘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1~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结露传感器,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电容栅,电容栅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容栅包括两组梳状电容板,两组所述梳状电容板交叉分布,通过监测电容式结露传感器的电容变化,可以实现气象观测中结露的自动监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阻式结露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结露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陶瓷绝缘基板;12-梳形状电极;13-感湿电阻薄膜;21-基板;22-电容栅;23-绝缘层;24-测量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结露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及图4所示,该电容式结露传感器包括基板21,及设置在基板21上电容栅22,电容栅22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23;电容栅22包括两组梳状电容板,两组梳状电容板交叉分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可靠电容式结露传感器通过在基板上有两组呈梳状的,交叉分布的金属电容栅。电容栅上覆盖了绝缘层,也就是说电容栅被基板和绝缘层密封在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打印方法
- 下一篇: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