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0453.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谢海军;符耀明;吕莹;吴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播种机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具体涉及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种苗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各地开始建立育苗工厂,引进世界先进的穴盘育苗技术,进行种苗工厂化生产。传统工厂化育苗靠人工在穴盘上进行单粒投种,这种投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人工播种效率低,对于蔬菜、烟草这些抢农时的农作物播种,需要大量人力。使用机械播种代替人工播种不仅提供播种效率,而且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
由于农艺要求播种机要把种子准确播入育苗盘穴孔的中心位置,这就要求滚筒转动速度与穴盘的输送速度的匹配。这个两个速度的匹配可以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但是由于穴盘输送皮带与皮带轮出现打滑或皮带与穴盘之间出现打滑、以及传送装置的振动现象等,都会使得实际的输送速度与理论计算的输送速度不一致,进而产生偏播现象,影响播种的位置精度。目前播种机输送装置主要的有以下三种:(1)并列式V形带输送;(2)并列式双链条输送;(3)宽输送带输送。在并列式V形带输送方式中,采用安装在相同两条轴之间平行的两条(或三条)V形带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穴盘放置在V形带上随V形带运动,以输送穴盘;工作时,V形带与带轮之间和皮带与穴盘之间会出现打滑现象,并且皮带的张紧度不一也会造成皮带的振动。而并列式双链条输送方式中,两条链条并列安装在相同两条轴之间,穴盘放置在两条链条上并随链条运动;由于并列的两条链条存在速度上的差异,因此会产生振动。在宽输送带输送方式中,宽输送带张紧在前后两个滚筒上,在其中一个滚筒的带动下运动,输送输送带上的穴盘;滚筒与输送带之间和输送带与穴盘之间会出现打滑现象。由此可见,现有的输送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播种的位置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播种的位置精度的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设在传送机构上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由单条传动链、传动轴以及设在传动轴上的链轮构成,所述托板为多个,沿传动链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与传动链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在传动链两侧的滑行杆,所述托板的底面支承在该滑行杆上。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托板的两端设有侧挡板。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行杆为两根,该滑行杆固定在支撑架上。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链上设有连接耳,所述托板通过该连接耳与传动链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托板沿传动链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挡板由下部的竖直部分和上部的向外弯折的弯折部分构成。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链轮设置在传动轴的中部,所述传动链连接在托板底部的中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采用单条传动链作为传动元件,因此传动过程中不但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也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两条传动链因传动速度不一致而出现的振动,因此传送精度高,从而提高了播种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滑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为主视图,图5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设在传送机构上的托板2,其中,所述传送机构由单条传动链5、传动轴7以及设在传动轴7上的链轮1构成,所述托板2为多个,沿传动链5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与传动链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7为两根,每根传动轴7的两端设有轴承6,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链轮1为两个,每根传动轴7的中部分别设置一个链轮1;其中一根传动轴7与动力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田化肥、农药灌溉方法
- 下一篇:Nand Flash存储器的访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