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向叉车底盘及万向叉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30305.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苏欣平;贾巨民;叶鹏;刘辉;郭爱东;陈锦耀;朱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1/10 | 分类号: | B62D6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叉车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运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万向叉车底盘及万向叉车。
背景技术
洞库、航母机库等军事作业场地设施物件排放紧密,导致普通叉车通行困难。如图1、2、3所示,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万向叉车是通过在底盘4’上安装4个麦克纳姆螺旋滚轮1’,4个滚轮镜像布置,独立驱动,通过操纵手柄分别控制4个滚轮的旋转方向和速度,即可实现叉车在平面上任意方向上行驶。但是麦克纳姆螺旋滚轮结构复杂、成本高,车轮接触地面时冲击力和噪声较大、振动明显,另外此车轮有效接触地面的面积小、导致接触应力大、车轮磨损快,而且由于麦克纳姆螺旋滚轮的承重性能的限制,使得目前的万向叉车大多为小吨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成许多不便,不利于广泛地应用。因此,提供一种万向叉车底盘及采用这种底盘的万向叉车成为本技术领域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万向叉车底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万向叉车底盘的万向叉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万向叉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分别以所述底盘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底盘本体底部四个角上的四个车轮、与所述每个车轮连接的减速箱,分别与各所述减速箱连接的电机,及分别与各所述电机连接的方向控制器,所述车轮的纵向中心面与底盘本体的盘面竖直中心线的夹角为45°,所述车轮的纵向中心面朝向所述底盘本体的其所在的角部设置。
上述万向叉车底盘,所述车轮为普通圆形车轮,所述车轮是由轮辐与环周包覆的轮胎构成,所述轮胎的材质是尼龙。
上述万向叉车底盘,所述轮胎与轮辐是固定连接的。
上述万向叉车底盘,所述轮胎与轮辐是粘接的。
一种万向叉车,包括车体和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采用上述万向叉车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万向叉车底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因使用普通车轮,所以在车轮接触地面时冲击力和噪声小、振动甚微,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磨损速度慢。
(2)本发明提供的万向叉车是基于上述万向叉车底盘制成的,因此本万向叉车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噪声小、磨损慢的特点,有利于广泛地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麦克纳姆螺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安装麦克纳姆螺旋滚轮的万向叉车底盘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麦克纳姆螺旋滚轮的运动方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底盘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底盘的运动方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底盘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 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底盘上安装的车轮侧视图;
图8 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底盘上安装的车轮主视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主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万向叉车仰视图;
图中:1、车轮,2、底盘本体,3、减速箱,4、电机,5、轮胎,6、轮辐,7、车体,1’、麦克纳姆螺旋滚轮,2’、减速箱,3’、电机,4’、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4-6所示,一种万向叉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2、分别以所述底盘本体2的竖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安装在底盘本体2底部四个角上的四个车轮1、与所述每个车轮1连接的减速箱3,分别与各所述减速箱3连接的电机4,及分别与各所述电机4连接的方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的纵向中心面与底盘本体2的盘面竖直中心线的夹角为45°,所述车轮1的纵向中心面朝向所述底盘本体2的其所在的角部设置。以这种安装方式安装车轮,可以实现叉车的万向移动,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车轮的旋转方向,达到如图5所示的12种运动方式,即实现了在狭小空间的自由运动,又避免了使用麦克纳姆螺旋滚轮而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中可以使用普通车轮,所以在车轮接触地面时冲击力和噪声小、振动甚微,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磨损速度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0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路
- 下一篇:主机、显示器及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