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封闭凹槽的槽铣刀、加工刀具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8495.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茂;邓智勇;马文超;明向军;陈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3C5/16;B23C5/28;B23C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凹槽 铣刀 加工 刀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径向加工深度较大的半封闭凹槽的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封闭凹槽的槽铣刀、加工刀具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结构中,盲孔的直径超过40mm,而凹槽的直径为盲孔直径的1.6倍或以上,即两者的单边径向尺寸差至少为12mm。
传统的槽铣刀一般均为“T”型槽铣刀,这种槽铣刀由若干刀片呈环形围绕安装在刀杆上,每个刀片均参与切削,单位时间切削量多,因此只适合加工径向加工深度较浅(1-6mm)的凹槽。若采用较长的刀片装在刀杆上势必造成刀具整体振动大,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传统的槽铣刀无法满足如图1所示的半封闭槽的加工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封闭凹槽的槽铣刀、加工刀具及加工方法,满足加工深度较大的半封闭凹槽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刀的寿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半封闭凹槽的槽铣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包括用于伸入盲孔的直径较小的工作端以及位于盲孔外的直径较大的夹持端,所述工作端的尾部安装有一片沿径向的槽铣刀片。刀杆夹持端大、工作端端小,有利于工作时减少刀杆震动,而刀杆上仅安装一片刀片,单位时间切削量少,振动小,有利刀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端上沿径向插入有防震销,进一步减少刀杆的振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端的尾部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出口与工作端内的冷却液流道连通。切削工作时,冷却液从冷却液出口流至盲孔内进行内冷却,加快刀具的冷却,同时液体的压力由下往上,很好地将铁屑从半封闭凹槽内排出。
半封闭凹槽的加工工具,包括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和第三槽铣刀,所述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和第三槽铣刀安装有相同规格的槽铣刀片,所述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第三槽铣刀相对应的工作端外周边缘与槽铣刀片刀刃处的距离依次增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槽铣刀与第二槽铣刀的工作端直径相同,第一槽铣刀中槽铣刀片的安装位比第二槽铣刀中槽铣刀片的安装位更靠近刀杆轴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槽铣刀的工作端直径小于第二槽铣刀的工作端直径。
半封闭凹槽的加工方法,依次使用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和第三槽铣刀对盲孔壁进行由浅至深的三次径向加工,直至深槽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槽铣刀的刀杆直径在夹持端大、工作端端小,有利于工作时减少震动,而刀杆上仅安装一片刀片,单位时间切削量少,振动小,有利刀的保护;依次利用三把该种结构的槽铣刀对半封闭凹槽加工,每把槽铣刀工作端外周边缘与刀片刀刃处的距离依次增加,能够在完成深槽加工的同时保护刀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半封闭凹槽的示意图;
图2是槽铣刀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槽铣刀工作示意图;
图4是第二槽铣刀工作示意图;
图5是第三槽铣刀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半封闭凹槽的槽铣刀,包括刀杆1,刀杆1包括用于伸入盲孔的直径较小的工作端以及位于盲孔外的直径较大的夹持端,工作端的尾部安装有一片沿径向的槽铣刀片2。工作端的中部沿径向插入有防震销3,工作端的尾部设有冷却液出口4,冷却液出口4与工作端内的冷却液流道连通。
半封闭凹槽的加工工具,包括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和第三槽铣刀,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和第三槽铣刀为实施例中的槽铣刀,且安装有相同规格的槽铣刀片。三把刀夹持端的尺寸一致,有所不同的是,第一槽铣刀、第二槽铣刀、第三槽铣刀相对应的工作端外周边缘与槽铣刀片刀刃处的距离依次增加,以对应加工凹槽不同深度处。
如图1所示,盲孔的直径为40mm,而凹槽的直径为70mm。先用将第一槽铣刀偏心放入盲孔中,使用机器夹持刀杆的夹持端并加工出直径为55mm的槽,如图3所示;之后取出第一槽铣刀,放入第二槽铣刀并加工出直径为65mm的槽,如图4所示。此处,第一槽铣刀与第二槽铣刀的切深较小,两把刀的工作端直径可以做得较大,有利减少加工振动;同时与第二槽铣刀相比,第一槽铣刀的槽铣刀片的安装位更靠近刀杆轴心,如此就能利用同种规格的槽铣刀片加工凹槽的不同深度。
最后取出第二槽铣刀,放入第三槽铣刀并加工出直径为70mm的槽使之最后成型,如图5所示。这里,由于槽深的增加,第三槽铣刀的工作端直径小于第二槽铣刀的工作端直径。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