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8332.2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夏强;孙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86;A61K8/37;A61K8/29;A61K8/02;A61Q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纳米 结构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制备技术中的载体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二氧化钛为活性成分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由于环境污染使大气层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日趋严重。皮肤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而又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会受到伤害。太阳光中含有的紫外线,皮肤科学界将其分为320nm~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280nm~320nm的中波长紫外线(UVB),200nm~280nm的短波紫外线(UVC)。280nm以下的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会给人们的皮肤带来各种影响,其中UVB能引起皮肤产生红斑或水疱,促进黑色素形成,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致使褐斑的形成。以前曾认为UVA对皮肤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通过电子显微镜或组织化学的方法均已证明接受过量的UVA照射会给皮肤带来一定的影响,UVA段紫外光与UVB不同,其能量可以达到皮肤真皮层,给血管壁或结合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带来缓慢的变化。从而引起皮肤的褐色化、使皮肤的弹性下降,促进皱纹的发生使人急剧老化,另外还能促进红斑反应甚至引发光毒性或光敏反应。敏感皮肤在日光下连续经过UVB、UVA的辐射还能损伤DNA使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皮肤癌。所以防御过量的UVA、UVB照射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延缓衰老显得日益重要。
在紫外线具有极大负面作用的情况下,使用防晒制剂是绝对必须的。考虑到其频繁和长期的使用,对制备更安全和有效的防晒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反射和散射紫外线的能力被发现后,制备含有防晒剂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想法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由于化学防晒剂很多人们不需要的副作用,使用物理防晒剂的想法得到更多人接受。二氧化钛被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物理防晒剂。大部分高防晒效能的产品的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钛是一种具有化学惰性的无机材料,不会被紫外线分解。二氧化钛在皮肤上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二氧化钛的强抗紫外线能力是由于其具有高折光性和高光活性。其抗紫外线能力及其机理与其粒径有关:当粒径较大时,对紫外线的阻隔是以反射、散射为主,且对中波区和长波区紫外线有效。防晒机理是简单的遮盖,属一般的物理防晒,防晒能力较弱;随着粒径的减小,光线能透过二氧化钛的粒子面,对长波区紫外线的反射、散射性不明显,而对中波区紫外线的吸收性明显增强。其防晒机理是吸收紫外线,主要吸收中波区紫外线。由此可见,二氧化钛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防晒机理不一样,对长波区紫外线的阻隔以散射为主,对中波区紫外线的阻隔以吸收为主。纳米二氧化钛由于粒径小,活性大,既能反射、散射紫外线,又能吸收紫外线,从而对紫外线有更强的阻隔能力。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LN)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脂质载体。只要将纳米乳中的油脂换成固体脂质,就可以得到SLN。固体脂质在冷却或相分离过程中固化,结晶形成固态结构,活性成份被包裹在脂质中。包含防晒剂的SLN可以减少防晒剂的副作用,还可以对防晒起到协同作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NLC)是新一代的SLN。NLC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固-液(或固-固)脂质材料经过高温加热后冷却而制得。缺陷的晶体结构提高了它的负载量并且减少了活性物的泄露,弥补了SLN的缺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防晒指数高、水溶性好、无副作用的二氧化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旨在解决二氧化钛作为防晒剂溶解度低、作用时间短、以及可能存在的纳米毒性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载体负载活性成分为二氧化钛,所述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内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计为:
其余为去离子水。
其中二氧化钛为纳米二氧化钛,粒径范围在20~100nm。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至少一种的以下化合物:鲸蜡醇、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醇聚醚-20、PEG-75硬脂酸酯、山梨醇橄榄油酸酯、橄榄油酸乙基己酯。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至少一种的以下化合物: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聚羟基硬脂酸。
优选的,所述液体脂质选自至少一种的以下化合物:辛癸酸甘油酯、三苯三酸十三酯、葡萄籽油、已二酸二异丙酯、癸二酸二异丙酯。
优选的,所述固体脂质选自至少一种的以下化合物:乙酰化单甘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巴西棕榈蜡、月桂酸单甘油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