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27487.4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三维 虚拟 仿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一种关于电力系统利用计算机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用电量的加大,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当供电设施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供电能力,保障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是供电企业和电力抢修部门的重要职责。为了提高应急抢修工作的效率,提高处理电网故障的能力,除了增加抢修人力与物资以外,还需要解决抢修指挥方案设定、抢修人力合理调度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抢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减少抢修人员的事故伤亡。为了解决现有工作中的不足,湖北襄樊石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开网络)应湖北电力襄城电力分公司委托,建立一套规范和完整的三维现场仿真显示系统,实现电力事故现场指挥仿真模拟。一方面满足电力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需求,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成为基层抢修指挥的有力工具,为精益化生产的全面推广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通过国家专利检索没有发现关于此系统方面的申请资料。
电力系统三维虚拟仿真系统由操作界面,工具栏的基本操作,功能的基本元素及操作,3D
模型浏览器的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使用操作—静态物体的操作。
系统主菜单使用操作分为:快捷操作功能,功能显示及属性—属性编辑器,元素搜索,
简介视图。
电力三维仿真系统安全风险预控的实施过程。
我们所提及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就是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
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设备等进行关联分析,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依据安全规程、制度,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使之程序化、规
范化地落实于生产现场。危险点预控包括危险点的预测和控制两步骤: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目标:杜绝人身事故、防范人为责任事故。
危险点的定义:所谓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
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3个方面:
a.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
b.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
c.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某些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的行为危害人的身体。
下面来举个例子:
1、在接到配调和铁路调度许可开工后,薛卫丰在10kV 庞6`6线路46#塔(下线)大号侧验电、挂上1#接地线,上层验电,挂上2#接地线,江天富监护;高空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两穿一戴”。
2、赵庆伟在45#塔小号侧下层验电,挂上3#接地线,上层验电,挂上4#接地线,刘昌科监护。
3、孙毅在10KV铁路自闭一回线,34#杆小号侧,挂上5#接地线在35#杆大号侧验电,挂上6#接地线,牛继民监护。
4、在10kV 铁路贯通线东门变'下火处增设一名专职监护人邹智超,监护拆除的导线使用绝缘绳牵引,且距带电线路不小于1m安全距离。
5、贾剑波、李颜斌、吴晓海在46#塔靠小号侧及45#塔靠大号侧先将临时拉线安装完毕后,王道胜、赵庆伟、吕樊在46#塔、薛卫丰、孙毅、牛继民在45#塔方可开线、收线和放线。
6、在铁路工作地段两侧150m 处各设一名监护人柏学军、周龙生,观察信号灯及火车动向,持对讲机保持通讯畅通;整个放线工作由江天富统一指挥。
7、王道胜在45#塔下方设置8*8米的围网,并悬挂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出。
8、孙毅在46#塔下方设置8*8 米的围网,防止无关人员进出。
9、吕樊在45#塔外50m处设置“前方施工,车辆缓行”警示标志。
10、牛继民在46#塔外50m 处设置“前方施工,车辆缓行”警示标志。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工作思路:
1. 降低风险系数,提升安全因素是危险点分析预控的根本出发点。应用危险点管理可以切实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安全因素。
2. 从各级组织关注的安全要求出发,最终都体现在对日常作业的安全风险管理。
3. 危险点分析预控是危险源辨识、风险预控、持续改进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4. 危险点预控卡是与工作票紧密结合,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具体落实的主要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7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度静压支承临界载荷参数获取方法
- 下一篇:电子收据管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