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绞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7195.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贺波;贺登来;赵小鹏;干卓君;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20 | 分类号: | B63B3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绞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水绞纲机,是一种安装在渔船上用于拖网的设备。
背景技术
深水绞纲机是安装在拖网渔船上的捕鱼设备,现有的深水绞纲机一般包括卷筒、液压马达、刹车系统和排绳装置。传统的深水绞纲机一般都是一体的,机器在整体安装好之后运送上船进行装配,但是由于深水绞纲机整体较大,安装起来较为不便。
传统的卷筒包括一个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两侧焊接有第一环形板体,由于第一环形板体较大,在与筒体焊接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会使得第一环形板体有比较大的形变,影响加工精度,对后期卷筒卷绕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刹车系统的操作一般都依靠人力来拉紧和释放滚筒。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刹车由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手摇丝杆的速度和工人的力气来实现对滚筒的制动,工人力气的大小和手摇丝杆的速度通常不能满足大负荷船舶机械的工况要求,并且工人在手摇丝杆的时候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了提高安全性和适应大型绞车的制动,很多大型绞车的刹车带都采用液压缸来驱动,一般由液压缸的伸缩来带动刹车带的拉紧和松开,刹车带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需要拉紧的,只有在滚筒工作时才松开,一般的刹车系统需要液压缸始终保持收缩状态,液压回路的中的元件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因此会造成液压元件使用寿命较短,容易造成损坏。
深水绞纲机的重量很大,而传统的绞纲机都是一体结构的,因此运输和安装起来相当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深水绞纲机,这种深水绞纲机的卷筒生产精度更高,有效减少第一环形板体在焊接时的形变,并且这种刹车结构第一液压缸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活塞杆始终处于收缩状态,这使得即使是断电的情况下也能使得刹车带处于刹紧状态,防止因为断电等情况刹车带不刹紧而使得主卷筒自由转动造成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深水绞纲机,包括主卷筒,所述主卷筒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两侧焊接有台阶状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圆筒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坡口,所述连接块上直径较大处设置有若干伸出块,所述连接块直径较小处套设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一侧顶靠所述连接块直径较大处,所述第一环形板内圆靠近所述第一圆筒侧设置有第二坡口,所述第一环形板与所述连接块通过焊接固定,一侧的所述伸出块外侧连接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外侧设置有刹车带,所述刹车带一端转动连接在刹车支架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下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刹车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刹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所述刹车支架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与活塞杆垂直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平面上方的刹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方固定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直径较大处还设置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上设置有注油管道用于给连接块内的轴承加油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转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方的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的第四螺孔,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手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这种卷筒生产精度更高,有效减少第一环形板体在焊接时的形变,并且这种刹车结构第一液压缸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活塞杆始终处于收缩状态,这使得即使是断电的情况下也能使得刹车带处于刹紧状态,防止因为断电等情况刹车带不刹紧而使得主卷筒自由转动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墙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位和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卷筒的右视图。
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刹车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离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离合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排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导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二墙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链轮罩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7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