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6938.2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峰;程谦恭;罗忠旭;陈锣增;仲昱全;吴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王睿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速 远程 滑坡 流变 特性 研究 剪切 装置 | ||
1.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输风管线(2)、支架(3)、动力装置(4)、风室(5)、第一布风板(6)、第二布风板(7)、内筒(8)、外筒(9)、称重传感器(17)、扭矩传感器(11)、转速传感器(12),所述动力装置(4)与设置在风室(5)上的第一齿轮(501)连接,所述风室(5)通过轴承(502)安装在支架(3)上方,所述风室(5)通过输风管线(2)与风机(1)连接,所述风室(5)的出风口端面设置有法兰盘(503),所述第一布风板(6)覆盖在法兰盘(503)上,所述外筒(9)设置在第一布风板(6)上并与第一布风板(6)以及法兰盘(503)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布风板(7)设置在外筒(9)内,所述第二布风板(7)的圆周面与外筒(9)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第一布风板(6)与第二布风板(7)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7),所述内筒(8)固定连接在第二布风板(7)上,所述外筒(9)与内筒(8)之间的距离为70-90mm,所述内筒(8)外壁、外筒(9)内壁以及第二布风板(7)所围成的空间形成环形载物槽(10),所述环形载物槽(10)内设置有与环形载物槽(10)相适配的环形盖板(13),所述环形盖板(13)通过连接杆(14)与扭矩传感器(11)连接,所述动力装置(4)与转速传感器(12)连接,所述摄像装置(16)通过设置在法兰盘(503)上的横杆(15)安装在环形载物槽(10)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机(401)、减速器(402)以及设置在减速器(402)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403),所述第二齿轮(403)与风室(5)上的第一齿轮(501)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5)的入风口(1801)设置在风室(5)底部,其中心与第一布风板(6)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所述入风口(1801)处还设置有入风管(18),所述第一齿轮(501)固定在入风管(18)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风板(6)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气孔带(601),所述第一环形气孔带(601)的外形与环形载物槽(10)尺寸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气孔带(601)内均匀设置的气孔(602)以正三角形方式排列,所述第二布风板(7)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气孔带(601)相对应的第二环形气孔带(701),所述第一环形气孔带(601)的中心与第二环形气孔带(70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风板(7)的第二环形气孔带(701)上表面设置有防漏网(711),所述防漏网(711)上还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第一阻流层(7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13)上设置有多个逸散孔(1301),其下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第二阻流层(130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载物槽(10)由透明材质的材料构成,其高度范围为270-33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16)为至少1台高速摄像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包括固定在环形盖板(13)上表面的至少2根向上延伸的伸缩杆(1401)以及设置在伸缩杆(1401)另一端的横梁(1402),所述扭矩传感器(11)设置在横梁(1402)中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线(2)上设置有转子流量计(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6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田七总皂苷和愈创木薁磺酸钠的中草药牙膏
- 下一篇:果蔬保鲜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