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氟化铝除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6599.8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福元;张光旭;崔文青;张鲁鲁;陈永革;张晓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氟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50 | 分类号: | C01F7/5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714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氟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氟化铝除钠方法,目的是降低工业生产的氟化铝中钠含量。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氟化铝的生产有很多种成熟的方案,例如:湿法生产工艺、干法生产工艺、粗酸干法生产工艺等。由精制后的氟化氢气体和氢氧化铝料浆反应制得的氟化铝,因为原料纯度都很高,制得的氟化铝纯度也很高,所以没有钠离子的困扰。但是采用其它工艺制取氟化铝时,因为受原料及工艺限制,或多或少都会引入钠离子,这就会导致制得的氟化铝中含有少量钠离子。氟化铝产品中钠杂质含量较多(Na≥2.8),就会降低氟化铝的纯度与品级,影响电解质的分子比和电导率,进而影响电解铝的工艺稳定性,降低氟化铝的使用性能,同时增加了吨铝的氟化铝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基于此,为了提高氟化铝的品质,有必要除去氟化铝产品中的钠杂质。由于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降低氟化铝中钠含量的成熟技术工艺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工业氟化铝除钠工艺,通过该工艺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氟化铝中杂质钠的含量,提高氟化铝的纯度。
氟化铝晶体结构有α、β、γ、ε、δ、η、θ、κ等多种晶型,存在可溶的介稳态α-AlF3·3H2O和难溶的β-AlF3·3H2O,且β型AlF3·3H2O在0~100℃范围内最稳定。铝与氢氟酸水溶液在低于25℃反应可得α型AlF3·3H2O,在潮湿状态下α型能缓慢的转变成β型AlF3·3H2O,或受热直接不可逆转变成β型。难溶的β型AlF3·3H2O经400℃煅烧即可得到无水氟化铝产品。原理如下:
2Al + 6HF → 2α-AlF3·3H2O + H2
α-AlF3·3H2O →β-AlF3·3H2O
β-AlF3·3H2O → AlF3
工业氟化铝主要以β型三水化物的形式存在,在较低的干燥温度下,先失去两分子的结晶水;在较高干燥温度下失去大部分剩余结晶水。反应方程式如下:
AlF3·3H2O → AlF3·H2O + 2H2O
AlF3·H2O → AlF3·0.5H2O + 0.5H2O
AlF3·0.5H2O → AlF3 + 0.5H2O
AlF3加热到300-400℃能被水蒸气部分分解为氟化氢和氧化铝,温度超过500℃,水解反应剧烈,反应方程式如下:
2AlF3 + 3H2O → Al2O3 + 6HF
β型的氟化铝微溶于水、酸及碱溶液,甚至与浓硫酸加热至发烟仍不起反应,而工业制备的粗品氟化铝中的钠元素主要以氟铝酸钠的形式存在,而氟铝酸钠在浓硫酸中能够完全分解,鉴于以上差异,我们用浓硫酸与氟铝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氟酸,再洗涤以除去钠。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3AlF6 + 6H2SO4 → 3Na2SO4 + 12HF↑ + Al2(SO4)3
基于此,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氟化铝除钠工艺,其步骤包括:
1)首先将工业氟化铝在200~400℃下焙烧,使之由α型转化为β型;
2)然后按照1:10~20的固液比加入浓硫酸,在常温下搅拌、混合,使之充分反应,使其中的氟铝酸钠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钠和硫酸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氟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氟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6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