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救生伞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878.2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俞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关清 |
主分类号: | A62B5/00 | 分类号: | A62B5/00;B64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救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领域的紧急避险救生装置,能够达到避险救生之目的。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因烟火封道,受困人员走投无路时,通过使用本装置,就能在短时间内逃离险境,安全到达地面,达到避险自救之目的。
技术背景:
公知的高层救生往往采用的是两种逃生方式,一种是通过疏散楼梯,逐级而下,费时费力,且在特定的条件下,例烟火封道等,人们就无法从正常渠道逃生,第二种是超高层消防云梯车,据报道了解由于该“云梯车”价格昂贵,各消防中队配置较少且如果摩天大楼过于偏高,消防云梯还达不到相对高度故在实际应用中困难重重。因而难以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高层,超高层,摩天大楼象雨后春笋般建造,而强制性消防救生措施制度的缺失和相关救生器具的严重匮乏,导致群死群伤的惨剧接连发生,相对于滞后的消防灭火和消防救生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
据报道称:2010年美国“9.11”事件中,在两幢大楼被飞机撞击后的楼层100层至107层以上共有1000多人,因当时飞机上的航空汽油燃烧非常厉害,烟火封道致使这1000多人根本无法从正常渠道疏散楼梯逃生,同时又无如此高的云梯可以帮助逃生。两幢双子楼在燃烧了一个多小时后即坍塌,这1000多人的生命就此离去。痛定思痛“亡羊补牢不为晚”,本人此项发明就是针对以上特定情况和事件而设计研制的,它可以在人们无法从正常疏散楼梯逃生的前提下,而消防登高云梯又够不着,无法施救,穿上本装置从高层一跃而下,降落伞会 自动打开,人随伞下,即可使受困人群安全降落,顺利脱险。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人们在超高层突发火灾时因烟火封道,无法从疏散楼梯疏散逃生,且消防云梯高度不够无法施救,走投无路跳窗求生而导致伤亡惨重的悲剧重演。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层救生紧急避险自救装置,该自救装置能在人们遭遇突发事件或火灾时,因烟火封道,不能从正常疏散通道逃生,外援无法到达,情况危急时,帮助人们逃离险境,安全脱险,达到自救之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建筑房间的窗户外,用工具打一个直径1.2公分深度7公分的孔三个,孔与孔间距与另外配置的一块三角形的钢板上的孔距相同,在钢板中间焊接一个带防脱钩装置的铁钩,用工具将三个不锈钢膨胀及以上三角形钢板及带防铁钩装置牢固的固定在墙上备用。用轻薄而耐用又牢固的一块布料用工具缝制成半圆形伞状,再用缝制工具将细绳索的1/3长度缝制在伞布上,将其余的细绳索的2/3长度延伸到下面,在伞布的下边用细绳绕之缝制一圈,以增强伞布牢度,类似于地球经纬度以增加伞布的牢度和强度。在末端将细绳索数量的总数一分为二,分别归结于二个套环上。
利用人们平时用的保险带,作为承重保险带之用,将该保险带的后面一根长绳摘去不用,并在该带的上半部半腰处缝制二个半月型环,可以与伞绳下端的套环相组合应用,在该带的下端延长用工具分别将二根相同带子作延长缝制,作腿部固定带用。
再将一个皮制袋状物作为伞包,其底部缝制在承重保险带的背面,(也就是人们穿好承重保险带在人的背部),上端均匀的打一圈圆孔,用孔圈封口,将一 根一端配置一个套环的稍粗绳索,作为开伞配套设施。平时将降落伞布及绳索整齐折叠按装于伞包之中,并用一端配置套环的开伞粗绳索的另一末端穿过伞包上端的各个孔洞,并收紧待用,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只要穿带好承重保险带,包括缝制在后面的降落伞包,用伞包前端开伞稍粗绳索前端的套环,套在铁钩上或窗框上,受困人员纵身往下跳,开伞稍粗绳索即从前端的各孔洞中穿出,伞包自动打开,降落伞及绳索在自然重力及下降风速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人们就可以缓慢落,达到避险自救,安全脱险之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人们在超高层摩天大楼发生突发事件或由其它原因,引发重特大火灾时,使用本发明“高层救生伞”自救装置,就能达到避险救生之目的。避免人们因烟火封道情况危急,无法从正常疏散渠道逃生,消防云梯高度又够不上时,走投无路而所引发的群死群伤的惨剧的发生。本发明结构简单,仅用一个带防脱钩装置的铁钩及一个降落伞和一套承重装置。
具体实施方案:
在图1、图2中,厚三角形钢板(1)与U型铁钩(2)通过焊接紧密相连接,防脱钩装置(3)底端与防脱钩装置根部相焊接,防脱钩装置(3)凸出部位根部通过打眼用螺丝螺帽与铁钩相组合,螺丝中间按装弹簧起启闭作用,防脱钩(3)装置顶部与呈半月型状前半部份相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关清,未经俞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