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800.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丽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 细胞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方法,具体来说,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一种。它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它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造成相应部位的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首选挑选合适的细胞菌落,然后将DH5平板划线,在35摄氏度环境下过夜;其后将菌落接种于菌液中,并导入离心管中;随后在35摄氏度的培养箱中过夜;加入10%琼脂;250rpm摇床过夜;加入100ml的氯化钙溶液;混悬菌液,离心分离;将上清去除干净即可。
本发明中,保存的时候可以滴入适量甘油。
本发明中,所述氯化钙溶液需要提前预冷,并保存在摄氏度4度的环境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同时获得的基因扩增可以得到确认。
具体实施方式
大肠杆菌细胞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首选挑选合适的细胞菌落,然后将DH5平板划线,在35摄氏度环境下过夜;其后将菌落接种于菌液中,并导入离心管中;随后在35摄氏度的培养箱中过夜;加入10%琼脂;250rpm摇床过夜;加入100ml的氯化钙溶液;混悬菌液,离心分离;将上清去除干净即可,保存的时候可以滴入适量甘油。所述氯化钙溶液需要提前预冷,并保存在摄氏度4度的环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丽,未经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