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胃豆干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5775.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宏亮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胃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胃豆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脾胃虚弱是因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不足的病证。因为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症。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逢年过节时人们往往因为食用过多的油腻性食品而变得没有导致脾胃虚弱,在胡吃海塞后的几天内因为没胃口,食用很少量甚至不食用正常的三餐,需要几天才能缓解这种症状,在厌食的这几天内食用豆腐是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然而豆腐吃多了也会觉得腻,也不能起到开胃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补充人体日常营养,又能起到开胃作用的豆腐干。
一种开胃豆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一次制作所需豆干的比重为1000克;
其一次制作所需卤水配料比重为:太子参6克、枸杞子6克、大枣6克 、黄芪10克、茯苓6克、白术6克 、陈皮3克、山楂6克、麦芽6克、甘草3克、菟丝子6克、女贞子6克 ;
其制作步骤为:(1)把按配置比称取的豆干放入开水中煮4分钟,沥干重新加入清水;
(2)向步骤(1)所述清水中加入按配置比称取的卤水配料,大火煮10分钟后,用小火慢煮15分钟,关火,静置2小时,捞出豆干、沥干;
(2)在沥干后的豆干的表面均匀的涂抹一层番茄酱后,静置5分钟,继续在豆干的表面涂抹一层辣椒酱;
(3)将涂抹完成后将豆干放入烤箱内烘烤10分钟,杀菌、真空封袋。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枸杞果实中富含枸杞蛋白多糖、天然维生素C、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烟酸、亚油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肾润肺、抗肿瘤,保肝、治虚安神、明目祛风、延年益寿等作用,既是植物型滋补品,又是营养性食品。
陈皮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
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
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豆干放置在用开胃的中药制成卤料中卤制,使得豆干具有开胃的功效,在卤制后的豆干表面上涂抹番茄酱与辣椒酱能够增添豆干的风味,番茄酱与辣椒酱还能起到开胃的作用,烤箱烤出的豆干更加美味,同时也增加了豆干的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开胃豆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一次制作所需豆干的比重为1000克;
其一次制作所需卤水配料比重为:太子参6克、枸杞子6克、大枣6克 、黄芪10克、茯苓6克、白术6克 、陈皮3克、山楂6克、麦芽6克、甘草3克、菟丝子6克、女贞子6克 ;
其制作步骤为:(1)把按配置比称取的豆干放入开水中煮4分钟,沥干重新加入清水;
(2)向步骤(1)所述清水中加入按配置比称取的卤水配料,大火煮10分钟后,用小火慢煮15分钟,关火,静置2小时,捞出豆干、沥干;
(2)在沥干后的豆干的表面均匀的涂抹一层番茄酱后,静置5分钟,继续在豆干的表面涂抹一层辣椒酱;
(3)将涂抹完成后将豆干放入烤箱内烘烤10分钟,杀菌、真空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宏亮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宏亮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