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774.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L3/02;D06C9/00;D06B7/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织物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工艺,属于纤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纤维可分为竹原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两种;竹浆纤维是利用化学方法制成竹浆粕,再进行喷丝而成;竹原纤维则是利用物理、机械及化学加工,不破坏竹材纤维素结构,只去除纤维素束内外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等,再从中提取竹纤维,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竹纤维的特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素纤维。
竹原纤维干湿断裂强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比竹浆纤维和棉纤维高,与苎麻纤维接近,其吸湿能力大于棉而小于粘胶,这是由于其纤维内的空隙比棉多,结构较疏松,水分容易进入,所以吸湿和排湿性优良;此外,由于竹原纤维中所含的叶绿素铜钠是安全优良的紫外线吸收剂,所以其抗紫外线功能是棉纤维的20倍,因此,开发竹原纤维家用纺织品面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工艺,以便更好地生产该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工艺流程:坯检→翻缝→烧毛→酶退浆→漂白→丝光;
烧毛:竹原纤维交织物毛羽较多,且竹原纤维较粗和长短不一,纤维抱合力差,在织造过程中因摩擦会产生茸毛,其烧毛加工比一般棉织物更为重要,为此,采用气体烧毛机烧毛;
烧毛时应加强刷毛,通过机械作用使所有的毛羽竖起,并使缠绕不紧的毛羽脱落,以利于烧毛,此外,由于竹原纤维含潮率较高,烧毛前若先烘干,效果会更好,若要求布面质量光洁度达到4级以上,可采取二次烧毛;
退煮:织造时,浆料以改性淀粉和PVA混合浆料为主;由于竹原纤维与棉织物的毛羽多,故含浆量较高,因而退浆要均匀透彻,虽然竹原纤维在纺纱前经化学脱胶处理,但还残留部分胶质、色素和蜡质,且棉织物上的天然杂质、棉籽壳也需进一步煮练去除;
精练酶退浆工艺较适合竹原纤维交织物退浆,织物经该工艺处理后,其毛效比另外三种工艺好,且织物强力损伤小,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漂白:煮练后,竹原纤维的白度明显提高,但仍达不到染色要求,采用不同浓度的H202进行漂白;
丝光:竹原纤维的结构比棉纤维紧密,结晶度也高,为了提高其染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需用烧碱丝光,织物经半丝光和全丝光工艺处理后,织物得色均较深、颜色鲜艳、色泽均匀。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宜采用精练酶退浆及双氧水漂白,处理后织物失重小、强力损伤低、毛效高,且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2)采用半丝光工艺,严格控制丝光碱浓度为190g/L,丝光后,竹原纤维结晶度降低,化学反应能力提高,与棉一样具有丝光化作用;
(3)由于竹原纤维刚性较大,前处理加工宜以平幅长车或在卷染机上进行,切忌绳状加工,否则会引起印染加工疵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竹原纤维交织物前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工艺流程:坯检→翻缝→烧毛→酶退浆→漂白→丝光;
烧毛:竹原纤维交织物毛羽较多,且竹原纤维较粗和长短不一,纤维抱合力差,在织造过程中因摩擦会产生茸毛,其烧毛加工比一般棉织物更为重要,为此,采用气体烧毛机烧毛;
烧毛时应加强刷毛,通过机械作用使所有的毛羽竖起,并使缠绕不紧的毛羽脱落,以利于烧毛,此外,由于竹原纤维含潮率较高,烧毛前若先烘干,效果会更好,若要求布面质量光洁度达到4级以上,可采取二次烧毛;
退煮:织造时,浆料以改性淀粉和PVA混合浆料为主;由于竹原纤维与棉织物的毛羽多,故含浆量较高,因而退浆要均匀透彻,虽然竹原纤维在纺纱前经化学脱胶处理,但还残留部分胶质、色素和蜡质,且棉织物上的天然杂质、棉籽壳也需进一步煮练去除;
精练酶退浆工艺较适合竹原纤维交织物退浆,织物经该工艺处理后,其毛效比另外三种工艺好,且织物强力损伤小,手感柔软,富有弹性;
漂白:煮练后,竹原纤维的白度明显提高,但仍达不到染色要求,采用不同浓度的H202进行漂白;
丝光:竹原纤维的结构比棉纤维紧密,结晶度也高,为了提高其染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需用烧碱丝光,织物经半丝光和全丝光工艺处理后,织物得色均较深、颜色鲜艳、色泽均匀;但经全丝光工艺处理的织物手感稍硬,且强力降低明显,门幅收缩大,织物扩幅困难。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