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5521.4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其属于室内装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室内装修及家具等的牢固性和耐用性,而室内装修及家具等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采用的加工板材的状况及其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板材种类繁多,规格和档次也各不相同,主要的板材种类有实木板、密度板、刨花板、钢板等。
其中,实木板采用原木经切割而成,质地坚韧,属于较为高级的板材,但其容易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开裂、变形等的问题,而且实木板在使用时需要在其表面喷涂液体漆,而液体漆的气味较大。完全挥发需要很长时间。
密度板和刨花板,采用竹/木的碎屑混入胶黏剂后挤压成型,属于中低档的板材。由于胶黏剂中还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因此对人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其同样存在与实木板类似的容易开裂、变形等缺点。
综上所述,市场上现有的各种板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缺点,因此,提供一种即便于组装、结实平整,又环保无污染的板材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认为待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产品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材,已达到牢固、环保并便于安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其包括:碳纤维板材本体、防水层和保护膜;碳纤维板材本体两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两侧设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碳纤维板材本体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轴向填充在碳纤维材料中间的细钢丝构成,所述碳纤维材料由碳纤维纺布及基体树脂组成,防水层上设有耐磨层,所述保护膜可以从耐磨层上脱离下来,保护膜上设有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在碳纤维板材基体内部的细钢丝采用高强度钢丝,其拉伸强度不小于1500Mpa,根数为[a/b+c/d]-2,其中a表示碳纤维板材基体的横向长度,c表示碳纤维板材基体的纵向长度,b表示两跟横向细钢丝之间的间距,d表示两根纵向细钢丝之间的间距,[a/b+c/d]表示取a/b+c/d的整数,细钢丝采用十字交叉的网状设计,其与板材两边缘的距离相同。
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
所述防水层采用PVC塑料。
所述保护膜采用分离型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在碳纤维板材基体内部设有细钢丝,细钢丝的数目可以根据使用地方和使用强度的不同,可以内置不同数目的细钢丝,提高板材的坚固性;
2、本发明在碳纤维板材基体的表面设有防水层,可以避免板材直径与水相接触,增长其使用寿命;
3、本发明最外层设有保护膜,其采用分离型纸,使得本发明可以直接使用,减少碳纤维板材的磨损,同时保护膜上面设有光触媒涂层,其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将空气中的甲醛分解为水和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当保护膜磨损的时候,可以将其摘离,是防水层成为外表层,防水层上面设有光触媒涂层,起到相同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保护膜撕开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内嵌细钢丝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板材基体,2、细钢丝,3、防水层,4、耐磨层,5、保护膜,6、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碳纤维板材,结合图1至图3说明如下:
一种碳纤维复合板材,其包括:碳纤维板材本体、防水层和保护膜;碳纤维板材本体两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两侧设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碳纤维板材本体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轴向填充在碳纤维材料中间的细钢丝构成,所述碳纤维材料由碳纤维纺布及基体树脂组成,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所述防水层采用PVC塑料;防水层上设有耐磨层,所述保护膜可以从耐磨层上脱离下来,保护膜上设有装饰层;所述填充在碳纤维板材基体内部的细钢丝采用高强度钢丝,其拉伸强度不小于1500Mpa,根数为a/b×c/d,其中a表示碳纤维板材基体的横向长度,c表示碳纤维板材基体的纵向长度,b表示两跟横向细钢丝之间的间距,d表示两根纵向细钢丝之间的间距;[a/b+c/d]表示取a/b+c/d的整数,细钢丝采用十字交叉的网状设计,其与板材两边缘的距离相同;所述保护膜采用分离型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美克洛嗪中氯仿残留量的分离分析方法
- 下一篇:复合式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