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25364.7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359921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孔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星懿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3 分类号: A61K36/73;A61P3/10;A61K3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工业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80%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其中我国约有3000万。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已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列第三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药物防治等进行研究。由于1型糖尿病病因已基本明确,只需补充胰岛素即可,而2型糖尿病则较复杂,目前我国医学界对其采取的是包括饮食疗法、药物治疗与其它辅助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西药虽然层出不穷,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及“治疗失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与西医不同,中医强调整体观,以阴、阳二者的变化反映疾病的本质。正常机体是“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即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糖代谢也维持稳定;并且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病人可长期服用,这是西药所不能比拟的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灼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其基

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肾阴亏虚为本,肺胃燥热为标,病久则阴损气耗阳伤,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脉络瘀阻,筋脉失养,脏腑受损,渐致出现一系列兼症。

糖尿病的病程是阴损及阳的过程。以阴辨证,从轻到重,则是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转化。而脉络瘀阻贯穿于本病及兼症的全过程。

近年来,有的学者探讨了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从胰岛功能、血脂水平、血浆性激素、皮质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机血液流变学等变化,观察消渴病分型与以上指标改变的相关性,发现各种指标的异常变化,从轻到重,多随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方向发展。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探讨消渴病分型的物质基础。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医根据消渴病的主要病机,辨别燥热与阴虚的标本轻重,用药时重视养阴,有燥热者则须清热,阴阳气血均亏,则阴阳气血并补。根据现代药理概念,对中药抗糖尿病的作用研究主要如下。单味中药:黄连及小檗碱、苦瓜、人参、黄芪、黄芩、桑叶、中药多糖(如银耳多糖,银耳孢子多糖、木耳多糖、猴头多糖、紫菜多糖、麦冬多糖、褐藻淀粉(laminarin)、枸杞多糖-X、枸杞多糖-D、番瓜多糖及丹皮多糖等)、水飞蓟素、大黄。此外,口服黄酮类葛根素(puerarin)或黄皮香豆精(clausenacoumarine)对ALX动物的高血糖也有降低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滋阴清热、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及活血化瘀等。常用经典方剂有人参白虎汤、六味地黄丸、八位地黄丸及千金黄连丸等,根据不同证型及上述治则组方或用古方进行加减。

小檗果为小檗科植物红果小檗Berberis nummulari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维吾尔药分册》。其性平,具有健胃和中,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痢疾泻下,口渴,口疮,咽炎。

阿莫尼亚脂为伞形科植物阿莫尼亚胶草Dorema ammoniacum D. Don.的树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割伤颈部,收集渗出的乳汁状树胶,阴干。收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维吾尔药分册》。具有散寒气,燥寒湿,软坚通便,抽泄机体深层异常体液,开通肝脾闭阻之功效。用于寒性关节疼痛、关节僵硬,肌肤硬肿,腋下及颈部淋巴结核,久咳痰多,面色无华。

高山绣线菊为蔷薇科植物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 Turcz.的干燥花、叶。花期采集,晒干。收载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蒙药分册》性凉,味甘。具有清骨热,生津,止血,敛黄水之功效。用于治疮疡,黄水病,腹水,肺瘀血,子宫出血。

网眼瓦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的干燥叶。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藏药(第一册)》,标准编号:WS3-BC-0036-95。其性凉,味苦,具有愈疮,干脓,涩精,固骨髓,清热解毒,接补头骨之功效。用于胸腹腔疾病,烧伤,湿热腰痛。为我国藏蒙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物。但有关网眼瓦韦的基础研究尚十分有限,使该药材的后续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现代研究表明,网眼瓦韦含有绿原酸和蜕皮甾酮以及槲皮素、山奈酚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他化学成分不详;药理作用未见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星懿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星懿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5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